追度牒一鄉官遊寺,問和尚:“吃葷否?”曰:“不甚吃,但逢飲酒時,略用些。”曰:“然則汝又飲酒乎?”曰:“不甚吃,但逢家嶽妻舅來,略陪些。”鄉官怒曰:“汝又有妻,全不像出家人的戒行,明日當對縣官說,追你度牒。”僧曰﹔“不勞費心,三年前賊情事發,早已追去了。”

    掠緣簿和尚做功德回,遇虎,懼甚,以鐃鈸一片擊之。複至,再投一片,亦如之。乃以經卷掠去,虎急走歸穴。穴中母虎問故,答曰:“適遇一和尚無禮,隻擾得他兩片薄脆,就掠一本緣簿過來,不得不跑。

    鬼王撒尿大族出喪,路逢大雨,女眷人等,避於路傍簷下。和尚沒處存身,暫躲開路神腹內。少頃,一僧從神腰裏伸頭探望,看雨住否。諸女眷驚曰:“我們回避,開路神要撒尿哩。”

    發往酆都有素不信佛事者,死後坐罪甚重。乃傾其冥資,延請僧鬼作功果,遍覓不得。問人曰:“此間固無僧乎?”曰:“來是來得多,都發往酆都了。”

    開葷師父夜謂沙彌曰:“今宵可幹一素了。”沙彌曰:“何為素了?”僧曰:“不用唾者是也。”已而沙彌痛甚,叫曰:“師父,熬不得,快些開了葷罷。”

    鴉噪一士借僧房讀書,忽聞鴉噪,連連叩齒。徒問:“相公為何?”答曰:“鴉噪。”徒曰:“我們丫燥,不是這等解法,是拓嚵吐的。”

    懺悔孝子懺悔亡父,僧誦普庵咒,至“南無佛佗耶”句,孝子喜曰:“正愁我爺難過奈何橋,多承佗過了。”乃出金勞之。僧曰:“若肯從重布施,連你娘等我也佗了過去吧”。

    追薦一僧追薦亡人,需銀三錢,包送西方。有婦超度其夫者,送以低銀。僧遂念往東方。婦不悅,以低銀對,即算補之,改念西方。婦哭曰:“我的天,隻為幾分銀子,累你跑到東又跑到西,好不苦呀。”

    屁脬一僧患大氣脬,請醫治之。醫曰:“此症他人患之便可醫,惟你出家人最難治。”問何以故,答曰:“這個大脬內,都是徒弟們的屁在裏麵。”

    陽硬或問和尚曰:“汝輩出家人,修煉參禪,夜間獨宿,此物還硬否?”和尚曰:“幸喜一月止硬三次。”曰:“若如此大好?”和尚曰:“隻是一件不妙,一硬就是十日。”

    哭響屁一人以幼子命犯孤宿,乃送出家,僧設酒款待。子偶撒一屁甚響,父不覺大慟。僧曰:“撒屁乃是常事,何以發悲?”父曰:“想我小兒此後要撒這個響屁,再不能勾了。”

    聞香袋一僧每進房,輒閉門口呼“親肉心肝”不置。眾徒俟其出,啟鑰瞷之,無他物,帷席下一香囊耳。眾疑此有來曆,乃去香,實以雞糞。僧既歸,仍閉門取香囊,且嗅且喚曰:“親肉心肝呀,你怎麽這等,莫非撒了一屁麽?”

    遊方頭虱為足虱邀飲,值其人行房事,致被阻,觀望久之方到。問:“何來遲?”曰:“不要說起。行至黑鬆林,遇一和尚甚奇,初時軟弱郎當,有似怯病和尚﹔已而昂藏堅挺,竟似少林和尚﹔及其出入不休,好像當家和尚﹔忽然嘔吐垂首,又像中酒和尚。”下虱曰:“究竟是甚和尚?”曰:“臨了背著袱包就走,還是個遊方和尚。”

    樁糞有買糞於寺者,道人索倍價。鄉人訝之,道人曰:“此糞與他處不同,盡是師父們樁實落的,泡開來一擔便有兩擔。”

    僧讚僧一秀才小便,和尚見之,大讚曰:“相公必然高中,生問:“何以知之?”僧曰:“適見龜頭有痣。相書曰:‘龜頭有痣終須發’,故以知之。”生曰:“你將來山門大興,妙不可言。”僧問:“何以見得?”答曰:“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