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題竟然是要博士官弟子做一篇關於漢胡的關係的策論。嚴祭酒有些驚訝,但片刻之後又歸於平靜,皇帝畢竟年輕,擊敗匈奴,擴大疆域之事難以避免。

趙興聽了這題,愣了一愣,忍不住扭頭朝著古力望去。

這陣子古力像是著了謎一般,扭著他不停地問自古以來,中原人如何和其他蠻族相處,有哪些失誤和成功之處,還逼著趙興摘選了曆朝曆代相關的記錄。

古力還不斷地詢問互市的規則,和林氏繡紡做生意該注意哪些地方,若是想擴大貿易範圍,又該如何操作。趙興翻遍書卷答不上來的,古力便親自去考察和詢問,得出結論來,便又來和趙興商議。

起初趙興隻是為了幫助古力,古力回到大宛國做女王,必然要能有所長,方能震懾得住其他對王位有想法的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趙興願意幫著古力想些治國之略。

後來趙興也開始感興趣起來,他沒想到胡商往來長安城與西域之間,貿易的利潤有這麽大,原來古人很早就提出來了互市之說,且周宣王時期的宣王中興便是靠擅長務農經商的仲山甫起家的,妹子說的對,為何高祖皇帝要如此看低商人呢?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之中,趙興的內心也漸漸的有了自己的看法,隻是他隻是一個博士官弟子,有看法有什麽用。

今日這道天子之題,讓趙興即喜悅又心驚,難道古力還能知道天子之題不成?看著古力撐著那張雪白的小臉,一雙眼睛滴溜溜地到處看著,趙興覺得不太可能,暗想這一切都隻是巧合罷。

他洋洋灑灑地寫下了心中所想,嚴祭酒每每往趙興這邊看,都會碰見古力那像雪光一般的眼神,照的嚴祭酒那點子心思無處遁形。

嚴祭酒從未放棄過給趙興找點錯處的嚐試,但古力看的緊,總是無法得逞。今日是最後一次機會,定要想法子擋住趙興的通天路。

趙興的成績紮實,是出了名的,如今這般奮筆疾書,和周圍那些苦思冥想的博士官弟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顯然趙興是胸有成竹。

嚴祭酒暗付,若是能讓趙興前麵的答卷作廢,則趙興就沒有資格得到皇帝的麵試,這篇策試卷就是字字珠璣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他打算將趙興前麵的試卷調換。

經常做壞事的人,做壞事時便會思慮縝密,一出手便成功的可能性較大,即使有些錯漏,也不易被抓住,無他,唯手熟爾。嚴祭酒很手生,古力從他的眼神和表情之中便能推測得出他想幹壞事,這壞事還是針對她情郎的。

古力看了看凝神答題的趙興,偷偷伸出手去對著身後的侍從做了手勢。

窗外的陽光照射進來,將趙興身上染上了一層光暈,古力靜靜地瞧著,覺得大漢的男人雖然不如大宛國的男人勇猛,但是他們會讀書,有著性格和修養上的勇敢。

比如趙興,雖然知道嚴祭酒一刻不停的在找麻煩,雖然知道了母親和妹妹被人調戲,但他依舊雷打不動的溫書,準備著即將到來的策試,趙興永遠知道,他最該做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