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娥和趙義都心中有事,並沒有發現林氏與往常有什麽不同。隻有洛嬤嬤詳細詢問著林氏拜見廷尉夫人的情況。

於夫人年輕時也是個美人,談吐雅致,問了林氏自小到大的情況,兩人之間的談話隨意而親密,林氏性情爽直,遇上這樣的官家夫人,便沒有了戒心。

隻是林氏總覺得有人隱藏在某處看著自己,但若望去,卻又發現不了什麽,她有些懷疑是沒有在貴人家中做過客,緊張過度了。

兩人隻是聊天,於夫人並未提什麽繡圖的事,林氏在溫暖之餘又覺得忐忑,拜別時,於夫人又約林氏下次帶著女兒一同前來。

林氏摸不著頭腦,難道於夫人瞧上了嬌娥?

於家沒有婚配的隻有小郎君於永了,雖然於永是二千石高官的兒子,但歲數卻比嬌娥大了許多,林氏有些忐忑,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但是於夫人的邀請總不能拒絕,林氏隻好笑眯眯的同意了,回家之後,便打量著嬌娥,的確自己的女兒那裏不好呢?被貴人看上也是可能的吧。

雙方的地位真的相差太遠,若是女兒嫁進這樣的高官家中,會不會受苦?

當年自己嫁入趙家,也算是高攀了,其中滋味真是難盡,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女兒也要走這樣的路嗎?

她又有些僥幸的想,女兒這般嬌美聰慧,嫁到誰家都應該能得到長輩憐惜,夫君疼愛吧?

洛嬤嬤聽出了林氏話裏話外的擔憂,笑著道:“看來於夫人上次見了嬌娥,很喜歡她,下次帶著嬌娥去長長見識也好,嬌娥並不怎麽與同齡小娘子交際,將來選婿上總會有些不便。長安城的夫人們都是帶著女兒交際的,一來為了家中郎君選妻,二來也好讓女兒在其他夫人和郎君們麵前展示長處,好選得佳婿。”

林氏點點頭,自己一向不愛交際,上次為了正名,方舉辦了生辰宴,參加了丞相夫人的壽宴。後來又偃旗息鼓了,論起來,她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興哥的婚事可以等到選上官及冠之後再論,女兒的婚事卻應當好好開始尋摸著了。

大漢的男女之防從七歲不同席開始,但到了年齡的小娘子和小郎君們卻經常可以通過各種宴會見麵宴飲,更可以在汜水節等節日上一起玩耍。若是瞧上了什麽人,是可以回去向家長提及的,遇到開明的父親,一般是會想盡辦法實現女兒們的擇偶要求的。

高地位的小娘子瞧上的郎君即便是地位不高,疼愛女兒的父親們也會想辦法給佳婿們財物,有的還甚至會提升佳婿們的地位,隻為了讓女兒過得好。比方說開國的謀士陳平,不就因為娶了富商的女兒衣食無憂嗎,老丈人不知貼了多少東西。反過來,女子一步登天的也不少。

有開明的父母,也就有講究等級的父母,畢竟最終婚事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父母手中。講究的世家大族會隻局限與同氏之人通婚,也就是隻與階層相當的群體通婚,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

林氏忐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想讓女兒嫁得好,又想讓女兒過得好,生怕一個不小心,讓女兒過得不好了,後悔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