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次,還是和剛才一樣,根本沒有孫家軍渡河殺來。

    曹仁見全軍上下惴惴不安,有些把握不準敵軍的算計,便招來程昱商量:“程參軍,這件事你怎麽看?”

    程昱想了想後回道:“這應該是孫家軍的疑兵之計,他們有援兵趕到,明天應該會轉守為攻。”

    “而他們現在這麽做,為的不過是折騰我軍,使我軍休息不好。”

    “當然,也不排除敵軍想玩虛虛實實的把戲。”

    聽了程昱的分析,曹仁頓時感覺頭痛無比:“那依程參軍之見,我軍應該如何應對?”

    程昱也不是十分拿得準,再三考慮後,他提出了一個略顯穩妥的建議:“曹將軍,你可以安排大軍後撤三十裏下寨,隻留下少數兵馬在這裏打探、監視。”

    不戰而退,這讓曹仁有些難以接受,他背著手,在營寨內往來走動。

    一會兒後,河心位置再次傳來震天鼓聲,而這一次,河對岸似乎有了不小的動靜。

    當然,這動靜沒有持續多久,便徹底恢複平靜。

    經過第三輪折騰,原本拿不定主意的曹仁徹底下定決心,按照程昱的建議,一一作出安排。

    曹軍撤退的動靜有點大,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周瑜耳中,周瑜嘴角微翹,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又有一部孫家軍從宋城方向趕來,並進入了孫家軍大寨。

    和昨天不同的是,這次來的是真正的援兵,由孫賁統領的一萬五千兵馬。

    援兵終於來了,孫家軍大營內一片歡騰。

    孫賁看著麵容疲倦,但神采奕奕的周瑜、文聘、黃忠三人,心中的某根弦微微一動,誠摯地說了一句:“諸位,辛苦了!”

    周文黃三人嘴上連道不辛苦,但他們那略顯幹涸的心田,卻立馬淌過一道暖流。

    進入中軍大帳,眾人各依次序站好,孫賁向周瑜了解了一下近來的戰況,然後問道:“周參讚,以依你之見,接下來我軍應該如何行動?”

    周瑜心中已有腹稿,直接答道:“回稟主公,依屬下之見,我軍應該渡過渦河,背水結營。”

    這個提議一說出來,不等孫賁作出判斷,一旁的孫策便先開口了:“周參讚,你這提議不妥,敵軍眾將並非庸才,如果他們率軍步步緊逼,我軍很可能麵臨覆滅的危險。”

    剛聽到周瑜提議的時候,孫賁的想法和孫策的有些類似,可想到周瑜近來連戰連捷的戰績後,孫賁覺得周瑜要表達的,應該不是這表麵上的意思。

    於是,孫賁笑著問道:“周參讚,你要說的應該不止這些吧?”

    周瑜聽孫賁如此發問,眼眸頓時一亮:“主公目光如炬,屬下佩服,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周瑜當即將之前的連環算計一一告知,有了這個補充,孫策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周瑜。

    對於周瑜的連環算計,孫賁很是認可,當下決定照此進行布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