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劉備屬於大業晚成的人物,前期四處流浪,對孫賁基本上不構成威脅,倒是可以適當拉攏、扶持,用來牽製曹操。

    將幽州的情報揭過,孫賁翻開了冀州的情報。

    渤海郡守袁紹,設計引公孫瓚南下攻打冀州,逼死了冀州牧韓馥。

    袁紹順利登上冀州牧的大位後,立刻撕毀和公孫瓚的協議,派兵驅趕公孫瓚出冀州。

    在這個過程中,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在和袁紹部將周昂交鋒時,中箭死了。

    至此,袁紹與公孫瓚結下死仇,雙方大戰不斷。

    對孫賁來說,袁紹在較長的時間內,都是牽製曹操最好的盟友。

    當然,形勢並非一成不變的,有孫賁這個穿越者攪局,曹操還能不能像曆史上那樣崛起,還是個大問題。

    這種情況下,袁紹的潛在威脅就大了。

    袁紹四世三公的家世,使袁紹勢力具備一個鮮明的特點,堂堂正正交鋒時,以勢壓人,無有不破。

    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有天子在手,掌控大義,又數次擊敗呂布、劉備、袁術等強力諸侯,展現了強大的軍事實力。

    可實際上呢,官渡之戰還沒開打多久,亦或者根本就還沒開打時,曹操麾下便有大量文武,和袁紹眉來眼去。

    袁紹擁有這樣的影響力,著實驚人!

    因此,在未來的時間裏,袁紹勢力也要重點監視,如果過於膨脹,就要拉攏盟友,對他進行打擊。

    打開兗州的情報,孫賁的注意力很自然地集中起來。

    兗州,此時還不算曹操的主場,作為袁紹的小弟,曹操被袁紹派到東郡剿滅黑山賊。

    以曹操的能耐,黑山軍白饒部很快被他擊敗,因為這,袁紹表奏他為東郡太守。

    曹操起兵以來,一直苦於沒有地盤,擔任東郡太守,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單論當前勢力,曹操並不算很強,可他潛力巨大,一旦爆發起來,整個天下都要為他顫抖。

    孫賁拿下整個荊州後,心中就隱隱有一個想法。

    當今天下,長江以北,蛟龍眾多,他們之間的勝負,隱隱決定整個天下的歸屬。

    長江以南,雖然地域廣闊,可除了孫賁和已經被滅掉的劉表,就隻剩下小魚三兩隻。

    這種情況下,孫賁或許可以把長江以南的地盤,交給忠心且優秀的將領、謀士掃蕩。

    而孫賁自己,則帶著數萬精銳,北上參與各處變局,哪一方諸侯弱,就聯合他對抗強的一方。

    這麽做的宗旨便是,在南方完成一統之前,限製袁紹、曹操等未來霸主的吞並、擴張速度。

    等到南方一統,根基紮實,就可以攜著百萬大軍,以堂堂正正之勢,一路向中原碾壓推進。

    樹立起了絕對的優勢,隻要孫賁自己不犯渾,這席卷天下的大勢,就難以破掉。

    而這時,天下豪雄或許就要聯合起來,一起抗孫了!

    這樣的未來,勝負難以測算,但至少,會足夠精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