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欄籌備組要求參建的三家公司近期開展一次學訪活動,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第一站安排的是萊奧美廣告公司和天驕廣告公司先到《海江都市報》廣告部交流。

    三方的主要負責人和策劃、文案悉數坐在會議室裏。向天歌環顧會場,頓生傷感,因為少了鄭曙光,他的心裏湧動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懷戀。

    正式開始前,三位老總介紹了各自陣容,當說到萊奧美公司半路殺出一舉中標報欄工程時,靳克曉嘿嘿一笑:“我這個人,蟄伏可以無期,但是一鳴必須驚人。大家肯定聽過給長城貼瓷磚、給赤道鑲金邊的四大夢想,那其實也是我的夢想,做得到做不到是一回事兒,敢想不敢想是另一回事兒,我的體會是,有時候,幹廣告的,就憑著敢想也能成事。”

    向天歌覺得機會來了,你靳克曉進了報社還敢班門弄斧,不如借機刹一刹你的威風,他說:“這算不得什麽,不過是老掉牙的短信笑話,真正敢想敢幹的是咱老祖宗,你聽過古人之間怎麽吹牛嗎?登梯到碧空,對坐問天公。無馬常騎虎,觀海每釣龍。補衣針貫月,劈竹篾穿風。為截犀牛角,推平五老峰。怎麽樣,吹牛吹出文化才是真牛。”旁邊的人都知道他們的過節,但沒見過鬥氣鬥到這麽高層次的,暗想文人果然就是文人,一樣的意思到了文人的嘴裏馬上就變了味道,雖然聽不太懂,但是覺得順耳順嘴,就一起起哄要向天歌詳細講講,有靳克曉在身邊,向天歌當然樂得賣弄,就慢悠悠地說:“就像吹牛吹出文化才是真牛一樣,這人壞呀,壞到骨子裏才是真壞。愛算計人的人,最後說不定就把自己算計進去。”了解兩個公司背景的人都聽懂了向天歌在指桑罵槐,恨不得趕快知道下文,就催他快講,向天歌說:“有個人去串門,主家十分吝嗇,端上一鍋稀粥,還刁難客人說不吟首詩就不能喝,這個客人稍加思索,出口成章,詩是這麽寫的,半鑊清湯米一甌,未曾到口使人愁。試將箸插東西倒,才把匙挑左右流。捧出廚中風起浪,掇來簾下月沉鉤。佳人不用青銅鏡,眉目分明在裏頭。”

    靳克曉和其他人一樣,似是而非地聽著,不敢再接話茬。看著靳克曉輕鬆的、有福之人不用忙的表情,向天歌心裏一陣難受。人生裏的很多事情其實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好比買彩票,誰都覺得頭等獎的號碼就是自己買的那一注,等到開獎才知道原來離中獎號差著十萬八千裏呢。這時他忽然想起前不久看過電視台播過的一個企業家專訪,當記者舉著話筒伸向那位成功人士並提問“此時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麽時”,企業家突然把臉一偏說:“最想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向天歌懂得這話背後的深意,他有時也常問自己,這樣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地鑽營,這樣拋棄悠閑、遷就迎合地公關究竟是為了什麽?以他現在的資曆、級別和年齡,低調等待,等待擊鼓傳花花落自家的那一刻不是挺好嗎,以前他不理解那些腰纏萬貫的老板為什麽還在不停滾著生意的雪球,直到他進了廣告圈,才明白這就像是上了一輛刹車失靈的老爺車一樣,有一隻無形的手在背後推著,隻能進無法退。

    困惑歸困惑,但是向天歌已經習慣了這種慣性和被這種慣性支配的生活。天降大任,就是要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因為隻有忍常人難忍之事,才能享常人難享之福,可這福到底是什麽呢?還不到40歲,他就外界關係細密,家裏身家可觀,往後的四五十年還會有什麽突破呢?過早地將激情燃燒殆盡,過早地衝到人生之巔也許是一種悲哀,以後是不是隻剩下下坡路呢?向天歌不敢再往下想,他似乎有種預感,就是所謂成功人士的晚境都很淒涼,至少是精神上的淒涼,因為就算他還有往前衝的念頭卻失去了闖蕩的力量。

    向天歌在心裏說服了自己。艾小毛說得對呀,上麵握手,腳底下絆,這才是君子雅量,這才叫韜光養晦,向天歌呀向天歌,你的度量、涵養怎麽連個初出茅廬的小女子都比不上!他忽然想起但丁《神曲》裏的一句話:“這裏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裏任何怯懦都將無濟於事”。在廣告圈裏混,最重要的一種本事就是學會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其實,有一個對手並不是件壞事,至少能夠保證一個人的生活不寂寞,否則,就像在森林裏轉圈,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和往前走的興趣。

    對於任何一個經濟實體來說,現金流就像生命一樣重要,資金鏈一斷,就會寸步難行。錢可以不賺,但是不能不轉,隻要錢轉起來,就等於拿到了生存的執照裝上了發展的引擎。

    向天歌盤點著自己這半年來的生活軌跡,他發現不斷重複的隻有兩件事:給自己人開會,陪外麵人吃飯,但即使這樣,廣告指標仍然爬升得十分緩慢,究其本源,除了《海江都市報》的市場認可度不高外,主要還是代理公司的實力製約了整體發展,當務之急是趕緊解決融資問題,哪怕先要來銀行的授信額度,也有助於早日突破資金瓶頸。但是融資之事談何容易,變更股東的申請被高慶國暫時擱置,《海江都市報》現在每邁一步,都會被體製不順的繩索絆住腿腳,所以這件事隻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先從外圍入手,掃清障礙,贏得支持,畫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否則,如果一開始就大張旗鼓的話,在靜水深流、暗算不斷的複雜局麵下,多好的方案都有可能胎死腹中。

    向天歌看看表:“不早了,務虛的神仙會就開到這兒,大夥的想法我會一一細化,下麵開始務實。我看了近三個月的日報、晚報和海江網,發現最近的房地產廣告開始由房子本身的使用功能向周圍的配置功能轉化,原來更多地強調房子的樓距、采光,現在已經把在哪個重點學校片區,離哪家醫院近,走幾分鍾能夠到達地鐵站等元素作為放大的對象。我得到消息,海南區的海光裏、海霞裏兩大老居民區要全麵改造,規劃麵積比晚報重點包裝的河濱小區還要大,大約在80萬平米,房子主要由市城建總公司開發,估計廣告也已經被他們常年合作的幾個廣告公司瓜分了,咱們怎麽動手打入值得研究,我的意見是,策劃一次大的市民海選,什麽十大主力戶型,十大概念樓盤,十大婚房首選,先從這兩個地塊炒作,一直跟進到開盤。另外,我認識一個汽車品牌的企劃經理,據他說,他們的車,現在海江的代理做得不好,一直沒有打開局麵,可不可以和房地產項目捆在一起做,推崇一種有房有車的貴族生活,考慮把車和房來個捆綁銷售。這是當務之急,小沈明天先拿出一個初步策劃,分別交給葉主任和艾老師,後天下午,我們再研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