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走運動是田徑諸多項目中具有特殊要求的一種運動。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對走的技術結構有嚴格的限定,在中國,競走一直是重點的攻關項目。然而以往對其研究隻局限於綜述性、訓練體會、技術分析方麵,對其發展態勢的研究太少。髖關節轉動幅度大、步幅大、重心平穩,頻率較快是國際公認的先進競走技術的標誌。而我國運動員的競走技術,頻率快、步幅小、髖關節轉動幅度小仍是技術主流。這種技術因其步幅小,前支撐時間短而容易被裁判員判罰為屈腿,同時又因其支撐與騰空時間之比更接近於跑(支撐時間短於步幅較大者)而易被裁判判罰騰空,限製了運動員能力的發揮。這種技術必須盡快改進。

王魁是我國競走運動的優秀教練員,被譽為中國競走運動“教父”。他訓練了中國第一批競走運動員,中國第一枚奧運田徑金牌出自他手。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阜新先後培養出了張阜新等一批國際級優秀競走運動員,為阜新"競走之鄉"建設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競走水平居於世界前列,陳躍玲、王麗萍先後奪得過奧運冠軍;黎則文在1995年4月第17屆世界杯競走比賽中奪冠,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位在世界級比賽中奪得冠軍的男子田徑運動員。縱觀中國田徑近年來的凋零現狀,也隻有競走勉強有望在奧運會上爭奪金牌

但近年來,中國女子競走名將在世界大賽上受罰的鏡頭經常可見。2000年悉尼奧運會劉宏宇被罰,今年埃德蒙頓世錦賽劉宇宏又三次犯規被罰;1987年在羅馬世錦賽上關平在最後關頭被罰,之後閻紅等也在世界大賽上相繼被罰。這些都曾在國內引起過較大震動。

中國田徑協會能力是基礎、技術是生命、戰術是保障”的訓練指導思想,在之後的所有訓練和備戰過程中,都要圍繞著這個指導思想進行,提高能力,改進技術,適當地進行必要的技術演練。至於奧運會的前景如何,他說,中心和全隊將盡最大努力爭取好成績。

(注)中國田徑協會成立於1954年,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田徑運動項目群眾性體育社會團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所承認的管轄田徑運動的全國性運動協會。

中國田徑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田徑工作者和愛好者,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指導和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發展;推動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為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增進與世界各國田徑協會的友誼;加強同國際田聯和亞洲田聯的密切聯係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