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交叉步:左右腳交替向前、向側或向後移動為交叉步。另一腳向前麵的為前交叉步,而另一腳後麵的為後交叉步。交叉步一般在後退打後場球時後退得較多。

    (3)小碎步:以小的交叉步移動的稱為小碎步。由於步幅小,步頻快,一般在起動或回動起始時用。

    (4)並步:右腳向前(或向後)移動一步時,左腳即刻向右腳跟並一步,緊接著右腳再向前(向後)移動一步,稱為並步。這種步法較多地運用在上網、接殺球和正手後退突擊扣殺時。

    (5)蹬轉步:以一腳為軸,另一腳作向後或向前蹬轉步。

    (6)蹬跨步:在移動的最後一步,左腳用力向後蹬的同時,右腳向來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稱為蹬跨步。它多用於上網擊球,在後場底線兩角移動抽球時也常采用。

    (7)騰跳步:起跳騰空擊球的步法為騰跳步。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網撲球或向兩側移動突擊殺球時,以領先的腳(或雙腳)起跳,作撲球或突擊殺球;另一種是對方擊來高遠球時,用右腳(或雙腳)起跳到最高點時殺球。

    3.到位配合擊球

    移動本身人是目的,它是為擊球服務的,所謂“步法到傳”,即指根據不問的擊球方式,運動員府站到最適合這種擊球的最有利的位置上,如果沒有占據最理想的位胃。最後(擊球前)還需要作小步調整,使擊球動作能協調發力。健之樂羽毛球網提供www。yumaoc1ub。

    4.回動(回中心位置)

    擊球後,應盡力保持(或盡快恢複)身體平衡,並立刻向個中心位置移動,以便在中心位置上做好迎擊下一個來球的準備,稱為回動。初學者往往缺乏“回中心”的意識,哪裏打完球就停在哪裏,這是必須改正的。當然,運動員隨著比賽經驗的積累。逐漸體會到並非幹篇一律地每擊一次球都必須回中心,而應根據比賽當時的實際情況,根據雙方技、戰術的特點,選擇最合利回擊對方來球的回動路線和回動位置。

    羽毛球步法可稱為羽毛球運動之母,根據擊球的需要,步法大致分為三類:一是上網步法,二是後退步法,三是兩側移動步法,四是前後場連貫移動步法。

    一、上網步法

    上網步法包括:跨步上網;墊步或交叉步上網;蹬跳上網。

    不論用哪種步法上網,其上網前的站位及準備姿勢都是一樣的。即站位取中心位置,兩腳左右開立(稍有前後),約同肩寬,兩膝微屈,兩腳前腳掌著地,後腳跟稍提起並左右微動;上體稍前傾,右手持拍於體前,兩腿注視對方的來球。

    1.跨步上網

    判斷準對方來球後,左腳掌內側用力蹬地並側身向來球方向邁出,接著右腳也向前邁一大步,以腳掌外側和腳跟先落地,再過渡到前腳掌,右膝關節彎曲並成弓箭步。緊接左腳自然地向前腳著地方向靠上小半步。擊球後,右腳蹬地用小步、交叉步或並步回到中心位置。

    跨步上網時注意事項右腿成弓箭步時,要防止因上網前衝力過大使重心越過右腿而失去身體平衡,另外,前腳腳尖應朝著邊線方向,而不應朝向內側。

    2.墊步或交叉步上網

    判斷準對方來球後,右腳先邁出一小步,左腳立即向右腳墊一小步掌(或從右腳後交叉邁出一小步),左腳著地後,腳內側用力蹬地,右腳再向網前跨一大步成弓箭步成弓箭步身

    體重心在前腳。擊球後,前腳朝後蹬地,小步、交叉步或並步退回到中心位置。

    墊步或交叉步上網的優點步子調整能力強,在被動情況下,能利用蹬力強、速度快的特點迅速調整腳步,去迎擊來球,墊步或交叉步上網的注意事項同跨步上網。

    3.蹬跳上網

    蹬跳上網是在預先判斷來球的基礎上,利用腳的蹬地,迅速撲向球網,以爭取在球剛越過網時立即進行還擊。單打或的雙打中常用此步法上網撲球。其步法是站位稍靠前,對方一有打網前球的意圖後,右腳稍向前剛一點地便起蹬側身撲向網前。擊球後應立即退回中心位置。等著跳上網既要快,又要防止因前衝力過大而觸網或過中線犯規。

    二、後退步法

    後退步法有右後場區後退步法和左後場區後退步法。右後場區後退步法主要是正手的後退步法;左後場區後退步法包括頭頂後退步法和反手後退步法。不論是哪種後退步法,其移動前的準備動作和站位界皆同上網步法。

    1.正手後退步法

    正手後退步法有並步和交叉步兩種。實戰中可根據場上情況和個人特點靈活使用。

    判斷準來球後,先調整重心至右腳,然後右腳蹬地迅速向右後撤一小步,同時上體右轉,左肩對網,接著,左腳用並步靠近右腳(或從右腳交叉後撤一步),右腳再向後移至來球位置。在移動的同時,必須完成揮拍擊球前預備動作,待球在右肩上方下落時,作正手原地或起跳擊球。擊球後,身體重心隨右腳前移迅速用小步跑或並步回到中心位置。

    2.頭頂後退步法

    頭頂後退步法是對方來球向左後場區,用頭頂擊球技術還擊時所采用的後退步法。頭頂後退步法也可用並步或交叉步移動後退。

    判斷準來球後,右腳蹬地撤向左後方,同時,髖關節及上體向右後方轉動(轉動的幅度比正手後退要大些),且稍有後仰。接著,左腳用並步或交叉步後撤,右腳再退至來球位置用頭頂擊球技術擊球。擊球後,迅速回到中心位置。

    3.反手後退步法

    反手後退時,應根據離球距離的遠近來調整移動步子。

    如離球較近,可采用兩步後退步法。一種是左腳先向左後方撤一步,接著,上體左轉,右腳向左後方跨一步,背對網。另一種是右腳先向左腳並一步,然後,左腳向左後方跨一步,同時上體左轉,右肩對網作反手擊球。如離球較遠,則要采取三步或五步後退步法。三步後退時,右腳先向左腳並一步,左腳再向左後方撤一步,同時上體左轉,右腳再向左後方跨一步至來球位置,背對球網,作反手擊球。如三步移動還未到來球位置,則左腳右腳再向後移動一步即成五步移動步法。

    三、兩側移動步法

    兩側移動步法多用於界對方的扣殺球和打來的半場低平球。其移動前的準備姿勢及站位基本同上網步法。

    1.向右移動步法

    判斷準來球後,上體稍傾倒向左側,用左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右腳同時向右側跨大步,髖關節隨之右轉、上體稍傾倒向右側,,重心在右腳上。若距來球較近,可采用上述動作,若距來球較遠,則需左腳先向右腳墊一小步再起蹬,右腳同時向右側跨大步。

    2.向左移動步法

    判斷準來球後,上體稍傾倒向右側,用右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左腳隨髖關節的轉動同時向左側跨大步。若來球較遠,左腳先向左側移一小步,緊接著右腳往左側方向起蹬並轉身,向左跨大步。

    3.起跳騰空步法:為了爭取時間高點擊球,用單腳或雙腳起跳,居高臨下,淩空一擊的方法叫起跳騰空擊球,主要采用並步加蹬跳步,這種步法在兩側突擊進攻時較多使用。

    四、前後場連貫移動步法

    連貫移動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擊球動作之間的移動是連貫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戰術目的明確或預測判斷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步法移動迅速;另一種是雙方互相還擊的球速都比較快,如接殺抽放網、勾、推,這樣一類技術,運動員跑起來步法之間銜接很快,也被認為是連貫的。其實無論什麽情況,兩個技術動作之間的步法必然會稍有停頓現象。隻要運動員節奏掌握好,就不為人所注意。

    擊球動作與步法之間,步法與步法之間的節奏應如何掌握?

    當擊球以後匆忙趕回中心位置,站在原地靜等對方的來球,其實並不好。因為從靜止到運動既消耗體力又難以起動。這樣的停頓是不可取的(省時也不可避免,尤其在雙打,挑起高球後往往隻好在那裏等著,但雙打防守範圍較小),停頓的時間應該選擇在對方即將擊球的瞬間。總之,步法有一定的移動規律,掌握了這個規律,在場上—就顯得輕鬆自如。但來球的落點是幹變萬化的,步法還要隨機應變,靈活調整。做出適當的調整並不破壞步法的規律性,而且使步法更靈活。

    正確的握拍可使其與人的手有機地融為一體,選手可用這隻“延長的手”隨心所欲地迎擊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來球達到手與球拍之間完美的結合。

    羽毛球拍握法正確與否,對於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術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羽毛球技術中的握拍和指法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握拍方法有:

    一、東方式握拍法

    東方式握拍法是握拍時拍麵與地麵垂直。其方式與手握菜刀相似。這種握拍法是一種能夠對付任何方向來球的通用型握法。東方式握拍法的特點是:有利於手腕用力,適合強攻,揮拍範圍大,如果使用拍麵的手法熟練的話,可方便地利用球拍的正反兩麵。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握拍法在打側身球時比較容易,但對高球和低手球時則不是太靈活。因此,開始時還是先練習徒手的揮拍,然後從練習打慢球逐漸進人打快球比較好。在用東方式握拍法打球時,為了更好地將力量運用到球拍上,以及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手腕要彎向拇指一側,使球拍靠近自己的身體。各個手指力量的分配,要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拍柄,小指則要緊貼住拍柄。握拍時不要過於用力,但也不能不用力,否則揮拍時球拍會飛出手。這與用手握生雞蛋的感覺很相近。隨著技術的提高,隻在擊球的瞬間用力就可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