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步行是人最基本、最經濟也是最佳的運動方式之一。

    步行沒有性別和年齡、時空、人數的限製,且不易有運動傷害,走路能愉悅身心、完美體形、提神健腦,同時自己也可以控製監測。步行也是最簡便易行的一種健身防老法,作為一項戶外活動,其鍛煉身心的作用完全可以和其他運動相媲美。所以說,步行是完美的有氧運動。

    一個不經常運動的人如果每周步行20-30分鍾,堅持幾周,他的健康水平就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雖然步行不如慢跑消耗的能量多,但是一般可以堅持得更久一些,這樣也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長期步行的人受傷幾率比跑步者要小,而且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還可以用步行來節省時間,現在交通堵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上下班時以步當車既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又免去塞車的煩惱。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世界衛生組織關於21世紀的健康箴言是這樣表述的: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步行在我國民間早就流傳著相關的諺語,如“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步行是百煉之祖”。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走,看似簡簡單單的走路,在美國是全民運動,有5000萬人參與,在歐洲、在日本也得到了積極的推廣。倡導健步走的強身之道,如今已風行世界。

    古今中外,堅持步行鍛煉強身健體的名人不乏其例。我國宋代文壇巨匠蘇東坡的健身良言是以步當車,散步逍遙;開國元勳聶榮臻元帥堅持爬山、散步,壽高93歲;法國哲學家盧梭說:“走,喚起和激勵我的思想”;德國哲學家康德每天堅持散步一小時,活到80歲。可見,步行鍛煉對益智延壽有著最佳的效果,所以,稱步行為“健康走”其意義就在於此。

    益處之一:增強心肺功能

    隻要路程合適,長期堅持步行上下班,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步行還可減少荷爾蒙分泌,進而降低血壓。堅持步行還能改善現代人運動不足的問題,進而控製血糖,預防糖尿病。

    益處之二:保持良好體形

    步行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早餐後步行上班可加快消化和吸收,幫助代謝係統維持正常工作,從而保持良好的體形。專家稱,快步行走是最簡便、最經濟的有氧代謝運動。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和減肥方式。

    益處之三:能夠解憂排壓

    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更靈活,有助於緩解壓力和解除憂慮,使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更加清晰、活躍,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益處之四:防治頸椎疾病

    步行時如昂首遠望、抬頭挺胸、雙肩大幅擺動,有助於調整長期伏案的姿勢,防治頸椎疾病。因為頭部重量約占體重的1/10 ,都由頸椎與覆蓋頸部到背脊的肌肉所支撐,如果駝背或姿勢不良,肩胛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和頸椎就容易僵硬酸痛。

    益處之五:提高睡眠質量

    每天堅持走路上下班,可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另外,吃飯後、睡覺前走路也不錯,睡前走路有助於促進睡眠。

    益處之六:預防骨質疏鬆

    經常步行可增加鈣源的沉積,減少鈣的流失,從而使骨骼變得強健,降低患骨質疏鬆的可能性。

    走(散)步是許多人所喜愛的一項既簡便又有效的健身方法。走步能增強心血管機能,改善血液循環。堅持步行鍛煉,有利於防治肥胖病。特別在空氣清新的戶外散步,還能改善人體神經功能,使大腦放鬆、精神愉快、陶冶情操,有助於消除疲勞,得到積極性休息,可提高工作效率。走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