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阿星出嫁,安陽在前一天去送了賀禮,又和阿星聊了聊,心道以後再見麵怕是沒有那麽容易了。

    六月初,工部侍郎上奏,經核查,林旭運送的那批珠寶裏,確實少了幾件首飾,而其中一支珍珠銀簪正是在太後寢宮中發現的前朝遺物。

    此事瞬間在朝堂上傳開,有禦史彈劾林將軍,說他監守自盜,又說他勾結叛軍害死太後,陛下立即派刑部徹查此案。

    大理寺將林旭收押,又在林府中仔細搜查了一番,在書房的花瓶中找到了那幾件丟失的首飾,這下證據確鑿,隻要查明將首飾送入宮中的宮人即可。

    刑部查了幾日,有宮人指證是太後宮中的一名宮女將首飾帶進來的,但那小宮女已經自殺,如此便死無對證。

    安陽和王氏在家裏急得不行,但又無從下手,情急之下,安陽想起此次剿匪的主帥乃是鎮國公,於是便讓人送了信去國公府。

    鎮國公自然知道她的意思,於是回了封信給她。

    安陽接到回信後,見信上隻寫了一個“等”字,便明白鎮國公這是讓自己不要病急亂投醫,耐心等待。

    既然國公這麽說,想必父親應該是沒有性命之憂,於是她安慰了母親一番,便開始耐心等候。

    這邊,鎮國公麵見了陛下,以性命擔保林將軍不會串通叛軍陷害太後,陛下自然也是相信林旭的為人,否則也不會把阿青交給他去訓練。

    鎮國公解釋:“陛下,其實臣有一事並未稟告陛下。”

    陛下已經了然:“是太後的事吧?”

    鎮國公驚:“陛下怎知?”

    “宮裏人出入都有詳細記載,沒有誰能逃過禁軍的法眼,太後那晚出宮是去了天牢?”

    “回陛下,正是,太後見完叛黨首領,臉色便有些不好,所以太後病發的真正原因應是與那人的談話,而非那件首飾。”

    陛下歎了口氣:“是啊,但那首飾究竟如何到太後手上,怕是再也無從知曉了。”

    “那陛下要怎樣處置林將軍?林旭此人頗有才能,對陛下也是忠心耿耿,如今又是阿青未來的嶽父,在林府搜出來的那些首飾,顯然是栽贓嫁禍。”

    陛下扶額:“朕也是沒有辦法,禦史台那幫人不會善罷甘休,來人啊。”

    隨即進來一名宮人,陛下說道:“告訴刑部,林旭此人監守自盜,但念其以往護國有功,上繳所盜之物,並罰銀五百兩,免去其現有官職,貶為漢州司馬,即刻赴任,以觀後效。”

    宮人俯身領旨,隨後離去。

    林旭被放出來後覺得恍若隔世,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見了鎮國公,等國公交代了些事情後,他這才返家。

    回到家後,安陽和王氏都是喜極而泣,絮叨了一會兒,林旭便將女兒叫到了書房。

    他聽鎮國公說起女兒在他出事後,不慌不忙來求助,得到消息後又能耐心等待,他覺得女兒應該比他想象的更為聰慧,有些事情便不再瞞著她了。

    林旭開口道:“這次我能平安回來,除了鎮國公求情,還有陛下的信任。”

    安陽聽得有些糊塗:“您是說陛下相信您沒有勾結叛黨?”

    林旭點了點頭:“但是這件事刑部查不出個所以然,陛下隻是貶了我的官,便沒有再追究其他,那幕後之人陛下肯定是要繼續追查的,這次赴任正好是個機會。”

    安陽想了想,那漢州是通往蜀中的必經之路,阿爹去漢州赴任,即便是做個沒什麽權力的司馬,也能知曉往來人員,看來陛下是下定決心要徹查此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