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叔帶來的那袋子孜然量不多,安陽打算種植,雖說前世她不懂農業,但事在人為,總要嚐試一下,若是真的成功了,到時就再開個酒樓,京城人民喜食羊肉,如果配上這孜然,生意定然興隆。

    回到家,王氏聽了女兒的話,便在家中找了幾個忠心能幹的,掌櫃也是從自家管事裏選的,為人沉穩可靠。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日,安陽忙於給教導下,又要布置鋪子裏的擺設,終於在十月二十五這日,她的鋪子迎來開業。

    安陽的這間鋪子麵積並不算大,總共有三層,第一層用作平民百姓消費的場所,多為銀質首飾,加以少量金飾,這樣就能保證客流。

    二樓多是精美的金飾、玉器,以及西域珠寶,主要接待名門世家的貴女,三樓設置了雅間,主要招待侯門貴婦。

    這間鋪子是安陽在京城的第一間鋪子,所以格外用心,為了凸顯她的首飾花樣繁多,特意取名叫做琳琅閣。

    今天第一天開張,她特地讓夥計在門外宣傳,凡今天進店購物者根據花銷的金額,均可獲贈不同的首飾一件,這一舉措可是吸引了不少人,但門口可是有四名彪形大漢壓陣,所以並未造成混亂的景象。

    有路過的富家娘子,也會湊湊熱鬧,這些打扮不凡的人,會被夥計帶上二樓。

    相比一樓的喧鬧,二樓就清淨許多,這些夫人娘子們,看著樣式新穎的珠寶,簡直挑花了眼,又看到多寶閣中擺滿了西域珠寶,便認定這家鋪子乃是京城珠寶鋪子裏的翹楚。

    安陽坐在鋪子對麵的茶樓,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心中的一顆大石頭總算落了地,但她並不會就此放鬆下來。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她都守在鋪子外,雖然不似第一天火爆,但客流已經相對平穩,算了算胡大叔在年前還會送一次貨,鋪子裏的西域珠寶也能撐到那個時候,這樣她便能放下心來。

    鋪子穩定下來後,安陽便帶著林福去看了看郊外的莊子。

    這幾天下來,安陽也有些吃不消,最終買下了地勢較為平緩的一處莊子,這莊子裏還附帶了一個溫泉,這一下又花掉了近七千兩,之後又去了牙行買了十幾個下人送去在莊子裏,交代了林福給幾人安排了活計,至此安陽創業的第一步算是圓滿地邁了出去。

    臘月初,又有一件大事發生,宣德七年,靜怡皇太後薨,諡號敬端,享年六十二歲。

    舉國上下皆是一片白色,雖然臨近年關,但整條街上卻沒有一點熱鬧勁,好在安陽做生意隻求平穩,商會和衙門也都打點過,所以自開業以來她的鋪子沒遇到過什麽絆子。

    臘月二十這天,胡大叔送來了一批貨,並約定了下次進貨的時間,胡大叔那邊可以定期為她提供貨源,安陽也不用花太多心思在上麵。

    但過了小年,阿青讓人捎了口信給她,安陽收拾了一番,又出去會她的未來夫君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