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ent.write('  這一頓吃得好不痛快,和方孝儒暢談,我真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此人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星相占卜,無不信手拈來,滔滔不絕,我隻有用現代人的觀點穿插一兩句,卻又恰到好處,當然了,古人對天文地理,哪有現代人的高科技了解得清楚?我的每一句話,無一不是點到了關鍵,因此引得方孝儒大發概歎,將我引為生平第一知已,我卻知道自己肚裏那點水,要不是沾了現代人的光,恐怕早已啞口無言,不知所雲了。

  我正聽得眉飛色舞,如癡如醉之際,一個公差打扮的人走了過來,先對著方孝儒行了一禮,道:“大人……”向我看了一眼,便附在方孝儒耳邊說了幾句話,方孝儒臉色一變,站了起來,道:“當真?”那差役道:“孟大人如此說,小的不敢欺瞞大人。”方孝儒轉過頭來,對我道:“陽兄弟,今天得識賢俊,真是三生有幸,隻是俗事煩擾,不得不去了。”我笑道:“你我一見如故,就別客套了,方兄有事請便,來日方長,也不急於一時。”方孝儒道:“好,陽兄弟,待你的事辦完了,到城東‘逸雅閣’找我,到時再和陽兄弟把酒言歡。”我道:“好,方兄,你請便。”方孝儒一抱拳,轉身離去。

  我望著窗外江水,心想這方孝儒博學多才,真是異人,偏偏人又如此豪爽,這個朋友大可交上一交,聽剛才那差役叫他大人,似乎方孝儒還是個官員,管他呢,官也好,民也好,對我都有一樣。

  酒足飯飽之後,出了“太白酒樓”,望著茫茫人群,卻不知向何處去,心想頭一次來應天府,先玩一下,也算不枉此行。

  應天就是現代的江蘇南京,朱元璋建明朝後定都南京,但那時初改名不久,還是有很多人叫這裏作應天府。南京又是南宋時的一座大城,因此雖飽經戰火,仍是繁華無比,現下是太平盛世,更是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我信步所之,忽聽得前麵人群蜂湧,我走向前去,拉住一位老人家問道:“老大爺,請問前邊發生了什麽事?”那老人家道:“知府大人要升堂斷案了,他可是個青天大老爺啊,大都趕著去瞧呢。”說罷朝前奔去。我心下好奇,心想還沒見過現實版的大人斷案呢,不如也跟去看看。

  來到那府衙門口,但見人頭攢動,湧擠不堪。我運起九陽神功,輕輕撥開擋路人眾,擠到了門前,猛聽得府內衙役一聲“威武”,一人從後堂走了出來,我一看,不禁吃了一驚,原來知府大人便是那酒樓邂逅的方孝儒,剛才在酒樓粗布衣褲,談吐斯文,這時換了一身官服,頭頂烏紗,便顯得威風凜凜,不怒自威。

  隻見他驚堂木一拍,喝道:“將人犯帶上來。”隻見兩邊衙役從後堂帶出一人,是個二十多歲的婦人,頭發散亂,一出來便大叫:“大人,冤枉啊!大人!”方孝儒又是“啪”地一聲,立即鴉雀無聲,聽得他道:“堂下何人,你有何冤屈?從實道來,本官為你作主。”

  隻聽那婦人道:“民女黃氏,城外柳家村人氏,自幼賣入城北張家為婢,那張家少主人張開寶見民女美貌,多次調戲民女民女不從,他便用強將民女強奸,民女不堪受辱,便逃回娘家,可誰知昨天張開寶竟死在自家床上,張開寶的夫人李氏卻汙賴民女殺了她丈夫,民女確實是冤枉呀,大人!”

  方孝儒沉吟了一會兒,喝道:“帶李氏!“不一會兒,衙役又帶到一個婦女,這女人塗脂抹粉,倒頗有幾分姿色,隻見她哭哭啼啼地道:“大人啦,你可要為民女作主呀!想我那夫君正當壯年,卻慘遭殺害,民女下半輩子可怎麽過呀?”方孝儒道:“要氏,你說黃氏殺了你丈夫,可有證據?”那李氏道:“有,這雙鞋子,是在我丈夫房裏發現的,確是這賤人的無疑,他二人趁我不在,竟在房裏做出這不要臉的事來,那也罷了,這黃氏貪圖我家財物,竟將我丈夫害死!”她一把鼻涕一把淚,說得倒也悲切。

  方孝儒問:“你丈夫是幾時死的?”李氏道:“昨天下午,大概申時上下,我上街買了布料回來,就發現我丈夫身死。”方孝儒道:“可黃氏說她遭你丈夫強奸,當天即回了娘家,黃氏,你說你回了娘家,可有人證?”那黃氏道:“民女柳家村的父母及鄉親都可作證。”那李氏接口道:“大人,我也有人證明她昨天下午在我家出現。”方孝儒道:“哦?是誰?”李氏道:“就是民女的丫環小翠。”方孝儒對左右道:“帶小翠。”

  我心想這案子真是複雜,雙方各執一辭,不知信誰好。不一會兒,小翠帶到,方孝儒問道:“小翠,昨天下午,你可見過黃氏?”小翠點了點頭,道:“昨天下午,夫人出去買布去了,民女看見少爺和這……這女人一同進入少爺房內,後來那女人神色慌張奔出房來,少爺卻沒見出來,後來夫人回來,民女才知少爺……少爺已經……已經死了!”

  方孝儒聽完,低頭沉思了一會,突然喝道:“大膽黃氏,現在證據確鑿,你還有何話說?來人,給我把黃氏押下去,聽侯發落。“在黃氏大呼“冤枉”聲中,我看到李氏和小翠臉上都露出詭異的笑容,在一刹那間,我知道黃氏肯定是被冤枉的,可方孝儒不該如此武斷呀?

  隻聽方孝儒道:“李氏,你現在可回家辦理你丈夫的後事。”李氏瞌頭如搗蒜,連聲道:“謝大人為民女作主……”

  待那兩人走後,方孝儒叫過兩名衙役,低聲吩咐了一番,又叫過兩名衙役吩咐了幾聲,先後叫了三批衙役,待三批衙役分頭走後,方孝儒卻向我招了招手,原來他早看到我了,隻是在公堂之上不便相見。

  我隨他來到後堂,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