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定計劃,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又開始了趕路。\n  一路上張敏兒將武當派的入門內功和一套“武當長拳”傳授了我,這是她家傳武功,當年的張翠山是武當七俠之五。武當派武功講究的是以柔克剛,以靜製動,所以入門也不是很難,加上我“聰明”過人,所以僅用了半天時間便學會了。\n  張敏兒讚道:“沒想到你還是個練武的好材料?不過根基可要打好,以後每天練功要勤。”我第一次學武功,心頭喜翻了天,連忙點頭不已,張敏兒笑道:“才傳了你最基本的,就把你樂成這個樣子,我還有很多好功夫呢,你慢慢學吧。”我道:“我知道張大俠最得意的是三大神功: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心法和太極拳劍,敏兒姐姐可都會?”\n  張敏兒道:“爹爹說那九陽神功的內功至剛至陽,女子修練不宜,因此並未傳我,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劍我倒可以教你,不過那乾坤大挪移全憑內力而定,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凶險無比,我也不過才練到第三層,要練到第七層,非得借助九陽神功的渾厚內力不可,但我爹爹既死,當世再也沒人知道九陽神功了。”\n  我歎息不已,這麽神奇的武功就此失傳,豈不可惜?但沒辦法,隻有把能學的先學好再說。\n  一路無事,這一日進入了陝西境內,滾滾的黃沙撲麵而來,讓我領略到了黃土高坡的威力,我倆高價雇了一輛馬車,免受風沙侵體之苦,說也奇怪,自從那天晚上之後,雷鳴等再也沒有出現過,也許是怕了張敏兒了。\n  我和張敏兒一路上切磋武功,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寂寞,又走了十幾天,到了甘肅,又是另外一翻風景,成片的沙漠比黃土高坡更讓人難受,還好有絲綢之路,要不然非迷路不可。這一個多月來我的武功也是漸有長進,武當派的武功也學得差不多了,差的隻是火侯而已。偶爾有幾個小毛賊想打主意,張敏兒也不用出手,都是我打發了事,我心頭暗喜,原來有武功這麽好,我體驗到了一種現代人體會不到的快樂。\n  昆侖山終於到了,果然巍峨無比,連綿數百裏,這裏地勢偏高,頗為嚴寒,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在山下買了兩件皮裘裹在身上,宛若一對富家子弟結伴出遊,我雖說不上是玉樹臨風,但也眉清目秀,張敏兒就不用說了,天生一股高貴的氣質,也許是遺傳了她母親蒙古郡主的血統,骨子裏就給人一種不敢逼視的感覺,一路上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n  我們把馬寄放在山下一戶農家,給了他十兩銀子叫他把馬照顧好,那人自是喜出望外,連聲稱謝。\n  看著連綿不斷的昆侖山,我心頭不禁一片茫然,問道:“敏兒姐姐,我們先到哪兒?”張敏兒道;“據我爹講,當年他送楊逍的女兒楊不悔到昆侖山,先是到了昆侖派,我們先找到昆侖派再說吧。”我點點道:“那為人狠毒的何太衝夫婦已經死了,不知道他們的徒子徒孫怎麽樣?到了昆侖山不去昆侖派,那也說不過去。”\n  可要在倘大一座昆侖山中找昆侖派,未必是件容易的事兒,問了幾個上山砍柴的農戶和打獵的獵戶,都說不知道,看來在這茫茫大山中沒頭蒼蠅似的亂轉也不是辦法。\n  真是“船到橋頭自然直”,正當我們一籌莫展之際,樹林之中傳來一陣刀劍交鳴之聲。張敏兒道:“走,過去看看。”我倆循著聲音走過去。走了片刻,眼前豁然開朗,隻見老大一片空地上,三男兩女,一共是五個人,兩個黑衣人和一男一女鬥得甚緊,另外一個女子在旁觀戰,模樣甚是清閑。兩名黑衣人使刀,一男一女使劍。\n  我學了一個多月武功,倒也不難看出,兩個男的鬥了個旗鼓相當,另外一個女子卻頗占上風,著著進逼,劍招頗為狠辣,看來那負手觀戰的女子和相鬥女子是一路的,否則她不會如此悠閑。\n  我和張敏兒站在一旁,愜意觀戰,倒也悠然自得。\n(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