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雲南中共黨組織早在1937年六十軍剛組建時就派有黨員楊重等人進入該軍開展工作,並在一八四師中建立了滇軍中第一個黨支部。我黨還從延安派了周時英、薛子正等同誌到六十軍中,根據中央提出的“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反對急躁和泄露”的方針開展工作。楊重還擔任了曾澤生的副官長兼特務營長,1947年秋天因為身份可能暴露,才根據組織決定離開六十軍(當時正在長春城外專門做國民黨軍隊的工作),所以對六十軍內部的情況十分了解。當滇軍到了東北之後,黨中央就把爭取滇軍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朱德、葉劍英都親自過問過這方麵的工作。滇軍元老、原六十軍一八四師師長張衝很早就與我黨有聯係,身份暴露後前往延安參加革命,這時也被中央派到東北,擔任了東北軍區高級參議和鬆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參加對滇軍的工作。

    根據六十軍的具體情況,東北局對敵工作部門開展了多方麵的爭取工作,如不斷地送給六十軍各種傳單和宣傳品,利用雲南同鄉的關係經常給六十軍的各級軍官寫信,將被俘後思想轉變較好的雲南籍官兵有意釋放回去做策反工作等。1947年5月,暫編二十一師在海龍突圍時被我軍俘虜7500多人,備受優待,我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抗日名將周保中(周保中本人就是雲南大理人,白族,而且是著名的雲南講武堂出身)親自給俘虜上課,給他們指出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行和對滇軍利用、分化、瓦解、消滅的用心,勉勵他們參加革命、將來打回老家去,解救雲南的父老鄉親。我政工人員還向他們散發《新民主主義論》、《蔣管區內幕》等書。最後,我軍將120多名軍官當場釋放,讓他們回去,並請他們給曾澤生等滇軍高級軍官帶回一封信,勸他們效法潘朔端將軍走自新之路。特別是張衝和已經起義並擔任東北軍區副參謀長的潘朔端一直堅持用各種方式對六十軍官兵做工作,對六十軍官兵逐漸認清前途、選擇正確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出生於雲南的劉浩是1937年入黨的老同誌,他和其他幾位同誌從延安派往東北工作之時,是由劉少奇和朱德親自向他們交代的任務。劉浩的妻子也是彝族,而且和九十三軍軍長盧浚泉是親戚,劉浩過去在雲南時就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和龍雲、盧漢有交往。所以他到東北之後,就利用各種關係在滇軍中開展工作,曾三次麵見盧浚泉,麵交了朱德的親筆信。根據劉浩在多方努力之後掌握的情況,東北局在研究之後認為,我黨在六十軍中的工作基礎要比九十三軍好,曾澤生的情況要比盧浚泉好,所以決定把爭取滇軍工作的重點放在六十軍,並成立了兩個滇軍工作委員會,一個由東北局聯絡部長李立三兼任書記,一個由吉林軍區司令員周保中兼任書記,劉浩在這兩個委員會中都擔任副書記。劉浩早在1947年夏天就和曾澤生的親信暫編二十一師師長隴耀討論了起義問題,隴耀表示理解,但說目前條件不成熟,以後再從長計議。他希望我軍能盡快把被俘的暫編二十一師官兵釋放回來,以免衛立煌安插大批的蔣軍嫡係軍官。我軍根據隴耀的請求,將被俘的暫編二十一師200多名軍官在教育之後放回了二十一師。所有上述工作,都在六十軍中有不小的影響。

    1948年春,六十軍駐守吉林、永吉地區。在我軍的強大壓力下,蔣介石同意衛立煌的方案,讓其撤到長春。蔣介石給了曾澤生一個秘密命令,要六十軍在撤離前將小豐滿水電站炸掉。與之同時,駐守小豐滿的五四四團團長胡彥也收到不少我軍的宣傳品,要他們認真保護這個東北最大最重要的水電站(小豐滿水電站的發電量在當時占整個東北發電量的一半,在當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水電站)。在這種必須認真抉擇的情況下,曾澤生在與部下商議之後說:“蔣介石要我們做花園口式的罪人(按:1938年6月,日寇入侵豫東,蔣介石為了掩護其潰退,遂在鄭州北麵的花園口炸開黃河大堤,造成了淹沒土地5.4萬平方公裏、淹死人口80多萬、受災人口1250萬的大慘案),我們沒有那麽蠢。共產黨說了,誰破壞小豐滿,誰就是千古罪人,列入戰犯。”他頂住了蔣介石的壓力,讓胡彥將團部彈藥庫引爆,給人造成電站已炸的假象,保護了小豐滿水電站。這說明,在這樣的大事麵前,曾澤生已經站到了人民的一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