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方程式

    想快樂就快樂嗎?時下,快樂、快活、快感一類的詞可謂熱得發燙,要快樂不要壓抑、要快活不要苦惱、要快感不要清淡的宣言甚囂塵上,“及時行樂”、“自由行樂”“隻要快樂”“我要快樂我顧誰”、“我要快樂我管誰”、“我要快樂我怕誰”的思潮漸成一種概念,都市、鄉間崛起“自我”的快樂一族。

    不過,這快樂也要有個“快”法。試解快樂方程式如下:

    一要有快樂的資本。沒有快樂的資本即使快樂也曇花一現,甚至快樂以後徒增後悔和懊惱,不再快樂。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消息,某男或某女,悲觀厭世,對最後的快樂做以精心的設計,“瘋狂”的閃爍之後“慷慨赴死”,永遠告別快樂的感覺,卻給親人刺下沉痛的記憶。快樂的資本包涵一定的經濟基礎、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身體狀態,等等。預前透支的快樂,不切實際的快樂,和不計後果的快樂是虛擲青春,是揮霍生命,是浪費快樂。有了快樂的資本,你才有可能快樂,你才能快樂。這是快樂的基礎,是快樂的條件。

    二要有快樂的元素。無端的快樂難免有些神經質,具備快樂元素的快樂才是自然而然的快樂,水到渠成的快樂,發乎於心的快樂。快樂的元素很多,也可以自我創造或參與到別人的創造。學業上的進步,工作上的成功,友誼上的收獲,財富上的積累,感情上的發展,等等,都可能觸發快樂;特別的紀念日或節日,自我創造的或參與的別人創造的聚會、派對、遊藝活動,等等,都可以感知快樂。這是快樂的來源,是快樂的誘因。

    三要有快樂的同人。快樂著你我的快樂,快樂著大家的快樂,快樂總是在人群中散溢著本質的氣息和味道。一個人能快樂嗎?那不是快樂,最多隻能是簡單、短暫的竊喜。隻有與人分享、得以表現和張揚的快樂才是真快樂,才是我們想要的快樂。不為人知的快樂難說快樂,無人同路也就無從快樂。這是快樂的對象,是快樂的張力。

    四要有快樂的底線。快樂的底線包括道德底線、法律底線和安全底線。有違道德的快樂隻會快樂一時卻煩惱長久,而且影響到別人的快樂或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不便和不快上,隻會給自己帶來負擔和麻煩。以身試法的快樂隻能是樂極生悲,忽略安全的快樂也許讓你再也無法快樂。有些人不惜為自己的快樂和滿足而鋌而走險,以致鋃鐺入獄。有些人因為不采取安全措施或防護手段而使自己意外染病或意外受傷,改變了人生的航向,為快樂付出了終身幸福的代價,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時尚”的木子美不管觸及了道德層麵還是法律層麵暫且不論,想要強調的是,她“瘋狂”了,“豐富”了,“解放”了,但她快樂嗎?我看未必。即使她以為快樂,也是負重的快樂,悵然的快樂,迷失的快樂。

    想快樂嗎?那也要悠著點兒。畢竟,每個人都不會脫離社會而孤立存在。即使深處荒山野外“自得其樂”,也無法切割與社會的聯係。

    其實,快樂也在不遠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