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下午騎車的時候就感覺到了裙子的不方便,也順勢想到了改進的方法。

    她做的半身裙雖然涼快,但是騎車很不方便。

    褲裙這個設計是後來很常見的基礎版型,但在這個時候還是挺新的潮流。

    下一月十五,就是紅旗鎮的娘娘廟會。

    廟會比起平常的大集,大得多,聚集的人也更多,十裏八鄉的人都過來。

    看雜耍,看戲,看扭秧歌,敲鑼打鼓得,熱鬧整整三天。

    唐初雪想要在這個廟會上,占一個攤位。

    還得先去找村長,打個招呼。

    鎮上的每次廟會,都會分給各個村子,每個村裏的小商販,都得在村長那裏先報個名,才能分到攤位。

    她得回去村裏一趟。

    說起來,她有一個月沒回村裏了。

    如果不是有正事要辦,她也沒有一點兒想回這個地方的想法。

    唐初雪現在有了車子,起一個大早,和村長說完事兒,還能趕回服裝廠,不會耽誤工時。

    天蒙蒙亮,她騎車到了村長家。

    “方爺爺!”

    論鄉親輩分,她要喊村長一聲爺爺。

    村長姓方,已經過了六十六大壽。

    他家裏有個孫女叫方好。和唐初雪一起上過學,不是同年級。

    唐初雪又喊了一聲,“方爺爺,在家嗎?”

    老村長從屋裏探出頭。

    上了年級的人都醒的早,村長

    正在堂屋裏吃早飯,手裏還端著一大碗粥。

    “誰呀?進來吧!”

    老村長招呼她進去。

    唐初雪把的車子停好。

    提著一個點心盒子,在集上買的槽子糕,走進屋。

    “方爺爺,我是唐家的閨女,我爸爸原來在咱們村當老師。”

    恐怕老村長未必認得她,她先開口提起自己的爸爸。

    唐初雪一邊說著,一邊把點心盒子,放到了村長家的桌子上。

    老村長一看她是來送點心的,立馬笑著說:“你這孩子,想著過來看我,有這個心就行了,還拿點心……快進來做,一塊兒喝完粥。”

    他說著話,眼睛上下打量著唐初雪。

    老村長雖然過了六十,但身體老當益壯,記憶力還很清晰。

    現在年輕的一輩的,他認不全,但也能從小輩的眉眼五官和家裏父母想象的地方,聯係到一起,大概就猜個八九不離十。

    唐初雪一提唐老師,他再看唐初雪的眉眼,立馬想起來了,“哦哦哦……唐老師家的閨女呀……我記得,記得呢。”

    老村長又仔細打量幾眼,麵前的小閨女,“長得像唐老師,女大十八變,小時候看著是個小胖墩兒。臉圓乎乎的……嗬嗬嗬現在長大了,也出息了,也變好看了。”

    唐初雪寒暄了兩句,套完近乎,就提起自己的事兒,“方爺爺,我來是為了求您幫個忙。”

    老村長幹了半輩子村長了,上門送禮,自然是有事兒。

    不過,一個小丫頭能有多大的

    事兒,他隨口應聲,“你說說,咱們自己村裏的孩子,在我眼裏,都是當自己家的孩子,你有事兒就直接說。”

    唐初雪趕緊說明來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