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烙地獄,殷商時期,紂王沉湎酒色,荒淫無度,聽信了妖姬妲妃之言,使用炮烙之刑殘害忠良。即製造了一個空心銅柱,下開火門,添炭燒火。等銅柱燒得通紅後,迫令忠臣梅伯抱柱上攀,直到烙得皮開肉爛而慘死。陰曹地府如法炮製,設下此“抱銅柱”之酷刑,名曰“炮烙地獄”。

    十、六道輪回轉輪王

    轉輪王姓薛,四月十七日誕辰。有說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執掌此殿。

    六道輪回大地獄。專為各殿解來的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按六道輪回之數發往四大部洲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變畜牲蟲豖,賞罰分明,均有定數。

    “六道”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凡沒有得道成仙,超凡入聖的芸芸眾生,都在“穢土”中輪回往複,無盡無休。轉輪王就是執掌著這一無盡無休的“六道輪回”。

    補念經文的懶鬼。轉輪殿前有一處專門的“補經演習所”。

    在酆都鬼城中,轉輪殿中有一個和尚,一個道士、一個尼姑,正低眉順眼盯著經卷,在補習功課。這三個出家人生前雖然皈依了佛門,但並不修行;信奉道教,卻不煉丹講道。每遇施主請他們去作法事為人祛病禳災,或超度亡靈,拜佛念經時,他們卻偷工減料,神遊太虛,該念九卷經,念不到七卷,因而欠下了眾施主的許多經債。死後便罰他們在轉輪殿補念經書。生前少念一卷,要在此補念十卷,直到補足欠經之數,才安排他們各自投生。

    迷魂湯。閻王殿外有個“孟婆茶樓”,是專供來往神鬼們渴飲品茗的。

    轉輪殿也有個“孟婆茶婆”,明裏是賣茶,暗裏賣的都是“迷魂湯”。

    因為怕鬼魂在轉世投生後不忘前塵影事,個人恩怨,來到陽世後滋生事端,所以上天特封孟婆為幽冥之神,並造築忘□台,采集健忘藥草,配成似酒非酒,似茶非茶之湯,含辛、酸、麻、甜、鹹五味。凡往轉輪殿投生的鬼魂都須飲用“忘□台”的迷魂湯。飲畢,前生之事盡忘,後世之事不想,所有情仇恩怨一筆勾銷,以免轉世後尋釁滋事,有那些不願變牛變馬,不肯飲此湯者,便有陰差鬼卒以銅管刺喉強行灌下。

    轉世投生需洗腦。轉世投生之前,諸案均已結清,善惡分明,等級核定,或變畜生蟲豖,或變販夫走卒、尋常百姓,或投生王侯將相富貴之家,一個個就像即將登台的演員一樣,先要在後台化妝室挑揀合乎自己身份的衣冠,穿戴整齊後粉墨登場,最後告別轉輪殿,由屬於自己的“一道”門離開陰曹地府,投生去了,他回到陽世,再走一遭。

    大轉盤與生死輪回。六道轉輪盤是指所有經過十個閻王處理過的鬼魂,凡是可以轉世投生的,在喝了迷魂湯,穿戴整齊後,即被送入到這個轉輪盤的巨口中,然後從這顆巨頭項部,由衝冠怒發似的“六道”中的“一道”轉出去,再一次進入生死輪回。大足石刻“地獄”中的轉輪盤是一尊站立的大神像,銅鈴大眼,如山寬的鼻下,巨口叼著一隻遮掩胸腹的巨大輪盤,大圓盤上塑著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共六道的具體形象。由圓盤中心放射出六條投生之道。

    城隍

    城隍是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受到人們的關注,城隍作為冥界在陽間的代表,他行使著一定的地方冥界權力。

    城隍信仰的由來是在我國古代八蠟中的“坊”與“水墉”二位神靈的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純地方神靈。我國古代把“城牆”稱為“城”,“護城河”稱為“池”,因而,有城牆的城市又被稱做“城池”。坊和水墉與城池產生聯係是因為《正義》中說:“坊者,所以蓄水,亦以障水。墉(水墉)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由此可知,坊是蓄水、障水的,水墉是受水、泄水的。“坊”字在古義中又通“防”,所以也就是堤防的意思。水墉是溝渠、水溝的意思。坊和水墉在古代是用來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也可以用來保護住宅,免遭水患。

    城市的城牆也是一種堤防功能的建築,雖然沒有“坊”的蓄水功能,但卻有“坊”的障水功能。這一功能在《戰國策·秦策一》中作了肯定:“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巨坊,足以為基。”以“長城”為巨大的障水工程,足可以保證人們安然無恙。城市的護城河起到了水墉的作用,是用來受水和泄水的。坊和水墉這兩種農田水利設施被鄉村農人們加以祭祀,以祈求二位神靈對農田家園予以保護,那麽,城牆和護城河這兩種城市設施與坊和水墉有著相同的功能與作用,理所當然地應受到居住在城市的人們的祭祀,祈求他們二位神靈對城市加以保護,於是城市的保護神城隍也就誕生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