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古先民對女性神的崇拜多與生殖崇拜有關。古代聖哲曾說:“食,色,性也。”(見《孟子·告子上》)《禮記·禮運》中又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說的是吃飯和男女情欲是人的本能,是人生的最大欲望。玄女的來曆正與生育有關,人們將她奉為生育之神,向她祈求兒女一事就有了信仰依據。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雲:“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師雨伯,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殺蚩尤。”這位天女魃就是玄女。隋代著作《黃帝問玄女兵法》一書中也講了黃帝戰蚩尤的這段故事。宋代張君房在《雲笈七簽》也有同樣的記載,其中雲:“九天玄女者,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又雲,黃帝“戰蚩尤於涿鹿,帝師不勝……居數日,大霧冥冥,晝晦,玄女降焉。乘丹鳳,禦景雲,服九色彩翠之衣,集於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上之教,有疑可問也。’……玄女即授帝六甲兵信之符,靈寶五符策,使鬼神之書。”又雲:“帝遂率諸侯再戰……遂滅蚩尤於絕轡之野。”

    從這些典籍中可以看出,玄女在黃帝時,或是更早些時候就已是人了,至於“玄鳥生商”之說,可能是對商人信仰圖騰為鳥的一種誤認或訛傳。但也有說法是玄女給黃帝送天書是受王母之命,這僅是道家之說。大概是張君房依據《集仙傳》中有玄女為王母駕下仙女之說,將自己的主觀願望表達於世,才使玄女由半人半禽進化為人的。

    在陝北民間信仰中,有一位“掃天晴娘娘”。每有久雨不晴的時日,人們便會用紙剪一個女子形象的紙人,給她穿上五彩衣裳,手中持一株笤帚苗,讓她掃去烏雲,放出晴天。這位娘娘就是九天玄女娘娘。她的“掃天晴”功能就是來源於上麵所說的“天女魃”,即“旱魃”,在“旱魃”一文講述。玄女信仰早已有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一部名叫《素女經》或《玉女經》的書,書中的素女或玉女指的就是玄女,她與黃帝一問一答來討論男女的事情,成為我國最早的傳授性知識的專家女神。

    舊時,各地都建有玄女娘娘廟,婦女們到廟中燒香求子或向娘娘祈求,保佑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無病無災。

    九天玄女娘娘的誕辰傳說在正月初六日,或說在二月十五日,或又說在九月初九日。

    碧霞元君

    在我國娘娘廟中供奉著許多娘娘,但主要的娘娘有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娘娘,泰山娘娘和天妃娘娘(媽祖)等。

    泰山娘娘又被稱做“碧霞元君”,她的全稱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元君”是道家對她的尊稱。碧霞元君在我國北方最受崇拜,因為泰山是她的老家。

    碧霞元君信仰可謂是源遠流長,她的源頭是原始社會中的女神崇拜。《太平禦覽》卷十五中引《黃帝玄女戰法》中說:太(泰)山神女——玄女助黃帝戰蚩尤。

    碧霞元君的來曆有不同說法。

    有說她的前身是玉女的。這一說法出自清代張爾岐的《蒿庵閑話》和《山東通誌·玉女祠》,其中說:據傳,漢朝時期,宮中一座殿內供有金童玉女雕像。到了五代時期,大殿塌毀,金童像被風化掉了,玉女像也掉進了池中。到了宋朝,真宗皇帝來到泰山封禪,回來以後到池中洗手,忽然,從池中冒出一個石人來。真宗讓人撈出洗淨一看,原來是一尊玉女雕像。於是,真宗下令在泰山建祠供祀,以其為聖帝之女,因而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到了明朝時期,將碧霞元君祠擴建升格為“碧霞靈佑宮”。清朝又改為碧霞元君祠。

    第二種說法是,碧霞元君原是黃帝手下的一個仙女。說黃帝建岱嶽觀時,曾經派了七位仙女,雲冠羽衣,迎接西昆侖真人,並將她們給了真人,供其使喚。其中一位仙女隨真人刻苦修煉,終於得道成正仙,便是碧霞元君。(見《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十一)

    第三種說法是從《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十引明代王之綱的《玉女傳》中而來。說漢明帝時,有個大善人叫石守道,他的妻子金氏生了個女神童,慧穎無比,三歲知人倫,七歲通曉諸法。日夜禮拜王母,十四歲得曹仙長的指點後入泰山黃花洞修煉,道成而升飛,做了碧霞元君。

    第四種說法是道教之言,說碧霞元君乃是應九□以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見《續道藏·隸五·碧霞元君護國庇民普濟保生妙經》)

    據《搜神記》和《泰山寶卷》所雲,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的女兒。張華的《博物誌》中又有一段故事說:當初薑太公做灌壇令時,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起過大風,很是和順。有一天,周文王夢見一位婦人在路邊哭泣,走上前去詢問原因後,才知婦人是東嶽泰山的女兒,嫁到西海為婦。她要回娘家探親,因薑太公在任上,很有德政,所以不能乘風馭暴經過,壞了他的名聲。但她又思親心切,一時沒了主意,才在此哭泣。文王醒後,夢境曆曆在目。為了讓元君探親,於第二天將太公從任上召回。隨即,灌壇起了一場暴風雨。就是碧霞元君所乘駕的風雨。

    以上眾多的說法中,以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的女兒的說法最為流行,故而將其稱為“泰山娘娘”。

    將碧霞元君稱為“泰山娘娘”不僅因其住在泰山,更主要是從《易經·泰卦》所表示的事物變化而來的。卦象雲:“天地交而萬物通”,人們便將這一卦辭附會給婦女生子女之意。又說:“岱居木位,其色惟碧,東方主生,一本乎坤元之資生萬物”,就是說,泰山娘娘是“滋生萬物”之神,是主生的。所以,民間把她視為送子娘娘。在後來的信仰中,人們又給這位娘娘衍化了護兒、療疾,乃至保佑婚配、農耕、經商、行旅等多種神職功能,並將其尊為“泰山老娘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