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

    幹支在民俗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在民間被廣泛使用。

    幹是指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指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支原本是取自於樹。樹幹與樹枝是一個互相依存和互相補充的關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國古人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為主則幹,地為從則支。古人將天地關係用樹幹樹枝的關係來解釋,就形成了天幹地支學說,並將其運用到民俗活動中。其寓意就是將世間萬事比作樹,幹壯則枝茂,幹枯則枝衰,這是很形象的。天地結合,即為天幹地支。天幹十字,地支十二字,共二十個字,互相配合,可以形成六十組,就是六十花甲子。天幹地支代表著某種事物的自然現象,以古人的用意而言它們的寓意是:

    天幹中:

    “甲”,是指“鎧甲”的意思,它表示了萬物衝突其“甲”突出。

    “乙”,是指“軋”,表示萬物生長的意思。

    “丙”為“炳”的代字,表示萬物茂盛。

    “丁”是“壯”的意思,是指已經到了“壯丁”的時候了。

    “戊”是“茂”字,指萬物茂盛。

    “己”是“起”字,指萬物奮然而起。

    “庚”為“更”字,指萬物更新的意思。

    “辛”為“新”字,指萬物為之一新。

    “壬”為“任”或“妊”,指萬物被養育的意思。

    “癸”為“揆”字,指萬物萌發的意思。

    地支中:

    “子”是指“孽”的意思,表示萬物繁茂。

    “醜”是“紐”意,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

    “寅”是“演”,指萬物開始生長的意思。

    “卯”是“茂”,表示萬物茂盛。

    “辰”是“伸”或“震”的意思,指萬物震動生長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的是萬物已成。

    “午”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指陰陽相交的時候。

    “未”是“味”,指萬物已成,有了滋味。

    “申”即“身”字,是指萬物粗具形體的意思。

    “酉”是“老”或“鮑”字,指萬物已十分成熟。

    “戌”就是“滅”,指萬物消滅歸土的意思。

    “亥”就是“核”,萬物成為“種子”的意思。

    相傳,天皇氏製幹支,伏羲氏作甲曆,軒轅氏命大撓作甲子,太昊氏設正、顓頊氏作新曆,堯帝氏命羲和敬授人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與近世推算回歸年略相等。夏後氏頒夏曆,為中國之正朔唯一標準。

    三代之曆製不同。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以建醜之月之歲首,周以建子之月為歲首。秦以建亥之月為歲首,漢初因秦製未改,武帝時始改正朔用夏正。王莽改用殷正、建醜,其後魏明帝、唐武後及肅宗,先後改朔,但未久仍用夏正,以迄於清末。這就是說,我國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歲首,是隨著朝代的更替而變化的。在漢以前的朝代中,每更換一個朝代,就要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中國曆法中有幾次重大的改曆,商朝將夏朝所規定的十二月改為每年的第一個月,也就是“一月”,到了周朝又把夏朝規定的夏曆中的十一月改為每年的第一個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把夏曆的十月改作每年的第一個月,直至漢朝的漢武帝時才恢複了夏朝的月份排列次序,一直沿用至今。從以上改曆來看,他們都是在“夏曆”的基礎上進行改換,沒有什麽新鮮花樣,所以,在我國曆法上將“農曆”也稱做“夏曆”,亦稱“陰曆”。所謂“夏曆”就是夏朝所製定的曆法,夏朝製定曆法是以“農事”為主要內容的,所以也稱“農曆”。夏朝在製定曆法時,所遵循的自然法則是以月亮的運行規律為依據的。月亮相對太陽來說,屬“陰”,因此,也將夏曆稱做“陰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