妣祖指的是祖母和祖母以上輩分的女性,即先妣和先祖的意思,是一種沒有確定的所指對象。妣考指的就是亡母與亡父,也就是說將考妣放在一起時,指的就是亡父與亡母,不能另作解釋,這是《禮記》所規範的用語。明方孝孺的《題桐廬二孫先生墓文後》雲:“或慟哭荒江斷壟間,如喪考妣”,指的就是父母已喪。

    燈樓

    燈樓是陝北民間對“燈籠”的稱謂。所謂燈籠是用木條或竹條紮起的一個“籠”,裏麵有燈,故名“燈籠”。陝北傳統燈樓不是這樣,其狀如同城樓一樣,四四方方。有的燈樓,在四根立柱上雕刻著立體造型,有的在燈樓的木體部分上以油漆繪出吉祥圖案,再將剪紙貼在燈樓的白紙上,就像一座夜色的城池。陝北燈樓因其用途不同,在結構上也有所變化。在家院中所懸燈樓是方形的,在秧歌隊中所用燈樓是長方形的,而且下小上大,下麵有一根木棍鑲在燈樓底部,供人舉擎。

    燈籠是從外地引進的詞匯。盡管燈樓在形式上已完全演化成了燈籠,但陝北民間仍然將其稱做“燈樓”。因為籠有禁錮之意,如鳥籠、雞籠、獸籠等。而樓則是供人們居住的,城樓是人們保護家園的防禦工事。燈是人工光明的源頭,光明是不需被禁錮的,所以,陝北民間仍稱燈樓而不改其名。

    抗胛子

    “連胛子也沒抗就打了?”這是榆林人舊時打架的必經程序,如果不抗胛子就打人,會被人認做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今天聽起來似乎有些可笑,但這卻是陝北民間確實存在過的事情。

    抗胛子以後是否打架,是陝北民間“文明”的一種表現。人們往往會因一些口舌事非引發吵鬧,在吵鬧中難免有些“激情”發生,便以抗胛子的方式來形成對抗。在對抗的過程往往因實力差別或思前想後的原因,一場不必要的打架會在抗胛子過程中消失了。這是陝北民眾老實憨厚,和睦為上的民情所在。也有些在抗胛子過程中就被人拉開,化解了恩怨。

    解手與背手

    陝北人有背抄手的習慣。這一習慣據說有一定的來曆,並且與解手有一定的聯係。

    相傳在明朝時期,陝北及其周邊地區因連年戰亂和災荒等原因,人口稀少,土地荒蕪。明朝政府便決定從山西人口稠密的地區向陝北移民。因山西在當時很是富庶的,人們都不願意離開故土外移。明朝政府便想了一個主意,發出告示,曉諭民眾,凡不願到外地的人等,都到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合。人們信以為真,紛紛來到大槐樹下。不料,被明朝軍隊一個個反綁起來,押解著往外地遷送。被送來陝北的這股先民,因路途遙遠,押解者又恐有人逃跑,便日夜將這些人反綁著手,就連吃飯也不鬆綁,唯有在大小便的時候才被鬆綁。因此,人們每逢大小便時,就向押解的軍隊喊道:“解手。”軍人們一聽到有人喊“解手”就知道是要大小便了。解手就是將被捆綁的手鬆開,本與大小便不牽連,但因捆著手不能大小便,所以要解手。這股先民到了陝北以後,仍然沒有忘記路途上的艱辛,解手大小便的方式也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中,久而久之,解手就成為大小便的代名詞了。與解手一樣,背抄手也永遠留在陝北先民們的生活習慣中。

    老虎吃羊

    老虎吃羊是陝北民間的一種遊藝活動。在地上畫一座類似城郭的圖形,城中以橫直線和斜線劃分出一方方的區域,似古代城市裏的“坊”。所以,民間又將老虎吃羊稱做“下坊”或“下方”,有的地方也叫“跳老虎”或“跳方”。遊藝技法是一個大城子,城的正中頂端有一小城,有的有兩個相對的小城,城中點上布“小子”稱做“羊”,老虎從小城的咽喉部位出發,遇有羊的地方,可以順吃一個或三個小子,以將小子吃完為勝局,小子以將老虎圍困後無路可走為勝局。

    這一遊藝活動從叫法上來看,它的出現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從軍事中衍化出來的。舊時陝北民眾的人口成分大都是屯軍將士及其家屬,他們將軍事中的城池保衛戰或疆土保衛戰衍化為一種遊藝活動,在軍事休閑期間遊戲,以打發那些清苦荒涼的戰爭歲月。其二,反映了陝北的社會狀況。陝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牧區,在榆林地區,則是以牧為主,老虎吃羊是經常發生的,人們將這一現象衍化為遊戲的初衷無非是想將老虎消滅,保護自己的羊群。還有一種遊戲叫“蹦羊蹄蹄”,遊戲技法較簡單。從這些民間遊戲中可以看出陝北在曆史上的社會狀態,即軍事與農牧的社會區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