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在陝北民間被看做是“富”的象征。有俗語說:“窮氈富席子”,就是說無論你再富有,在炕上僅僅鋪陳著氈毯而沒有鋪席子,也不能說富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席子越來越少了,尤其在城市中已沒有了席子的蹤影,但在農村仍然普遍存在。

    三寸“金蓮”與纏腳

    南朝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有個姓潘的妃子,長得貌若天仙,妖豔非常,把蕭寶卷弄得神魂顛倒。尤其叫蕭寶卷著迷的是潘妃的一對小腳,據說大小不滿三寸。蕭寶卷為討得潘妃的歡心,欣賞潘妃挪動小腳時走路的特別姿態,特意造了神仙、玉壽、仙華等幾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又讓工匠用金子鑿成蓮花的形狀,貼了一地,讓潘妃慢慢地在蓮花上行走。真是纖纖碎步,足下生輝。蕭寶卷認為潘妃的這種步態和走路姿勢非常奧妙,連連稱讚潘妃是“步步生蓮花”。

    蕭寶卷隻做了三年皇帝就被殺了。潘妃也被認為是亡齊的禍水而被縊死。但是踩蓮花的故事卻被流傳下來了,後人也因此將女子的小腳稱為“金蓮”。

    到了五代末期,南唐後主李煜有一個宮嬪叫窅娘,長得美麗動人,並且擅長舞蹈,與南齊時期蕭寶卷的潘妃相比起來,也是毫不遜色,隻是腳比潘妃大了些。李後主便叫人製作了一朵六尺高的金蓮花,並用精美的寶石、絲帶等作裝飾;又讓窅娘用布帛纏緊足部,使足背弓起,看上去像彎彎的新月,然後讓窅娘在蓮花中起舞吟唱。有人寫詩讚美曰:“蓮中花更好,雲裏月常新”。一時,宮中的女子們都紛紛效仿起來。以後,這種風氣傳出宮外,後人也因此認為,纏足源於李後主。

    到了北宋晚期,纏足已在貴族婦女中流行,到了明清兩代,連一些小康人家的女子如果不纏腳時,也要受到極大的輿論壓力,甚至連婚嫁都成為問題。普通的勞動婦女出於生產的需要不能纏足,但在某些場合下也要裝成小腳的樣子。

    在一些小說中如《鏡花緣》裏說纏腳是由唐代武則天的宮女上官婉兒開始的,其實,這是小說創作的需要,將潘妃的小腳和窅娘的纏腳糅合在一起,是為了進一步襯托小說的渲染氣氛。

    女兒額頭一點紅

    古時候的婦女們喜歡在額上點上朱砂,稱做“美人痣”。即使今人,一些做媽媽的也總喜歡在嬌女的額頭上點上一點胭脂,讓孩子顯得更加嬌柔漂亮。

    此俗與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有關。當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勾踐為了求得吳王的歡心,便將西施送給夫差。夫差千方百計地討西施的歡心,可她總是矜持、高傲,若即若離。因為西施知道,稍有不慎,就會惹得吳王夫差發怒,這樣就會給越國帶來國破家亡的慘禍。因此,她隻能把仇恨埋在心底,一麵裝出幾分溫柔,一麵又有些若離不遜的樣子。這就使得夫差心馳神蕩,發誓一定要做點什麽,討得美人歡心。

    吳王夫差在姑蘇城的姑蘇山上建造了一座“館娃宮”,帶西施去賞玩,並帶別的美人隨從侍候。夫差與西施來到臨近山頂的館娃宮處,路邊有一尊石龜,取名叫“烏龜望太湖”,西施啟齒一笑:“大王,這石龜真有意思。”夫差一聽,樂得心頭直打戰,一把就把西施抱到石龜背上並說:“是嗎?寡人讓你也來‘望太湖’。”西施坐在石龜上麵,那極目遠望的姿態和神情,把吳王弄得神魂顛倒,正在陶醉之間,忽聽“撲通”一聲響,西施向前跌倒了,額頭撞在石龜頭上,鮮血直流,吳王連叫太醫。太醫來了,為西施把脈配藥,吳王叮囑,不許在美人額上留下傷疤。太醫答應著,並將白玉和琥珀碾碎,與草藥合在一起敷在傷口上。西施的傷口痊愈後,額上卻留下了紅點,那是由於琥珀用得偏多了些的緣故,但在雪膚冰肌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鮮豔嬌美。吳王看了,大喜過望,宛如得了稀世珍寶,並親自命名為“美人痣”。

    吳王宮中的那般美人、貴妃,見一點紅色瘢痕竟如此討大王喜歡,也一個個地效仿起來,用筆在額間點一顆朱砂“紅痣”。這個風氣後來傳到民間,代代相傳。

    月老

    唐朝杜陵這個地方有一書生叫韋固,父母早亡,一個人過日子很艱辛,想盡快娶個媳婦操持家務,但幾次相親都沒能相中。有一次,他到清河縣去,中途歇在宋城客店。店主得知他還未婚配,想將前清河司馬潘昉的女兒介紹給他,並約好第二天清早在西龍興寺門口見麵。天還沒有亮韋固就去了。月光下,有一位老人正倚著一個布袋坐在廟門口翻著一本古書。韋固好奇地上前去想看看是一本什麽書,可是,書上的字韋固連一個也不認識。他問老人說:“這是什麽書?”老人笑著說:“這不是人世上的書,是幽冥之書。”韋固又問:“你的袋中裝的是什麽?”老人說:“是紅繩。”用它來係夫妻之足的。男女未生下來時,在冥中就將兩人的足係住了,即便是仇敵之家,貴賤懸殊,天涯海角,吳楚異鄉,隻要紅繩一係,必定能成眷屬。韋固又問他是幹什麽的。老人說他是冥中掌管天下婚姻大事的。這書就是冥中的婚書。韋固向老人請教他與潘司馬之女的婚事如何。老人說:“不成。”韋固讓他明示,將與何人成婚。老人說:“她現在三歲,到十七歲時你才能和她結婚。”韋固聽罷問:“我妻子家在什麽地方。”老人說:“是店北賣菜的陳婆的女兒。”老人就帶他到菜市中去尋找,隻見一個瞎了一隻眼的老太婆坐在市上賣菜,懷裏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女孩。老人指給韋固後,說道:“那就是你的妻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