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紮花燈。花燈也叫“彩燈”、“燈籠”。據典籍記載,西漢以後,曆代都有製作彩燈的作坊。唐朝時除了將彩燈用於照明外,還用作建築物的裝飾。彩燈藝術在我國曆史上發展很快,造型上豐富多彩。“走馬燈”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曆史了。《荊楚歲時記》中就提到“燈似火運”的走馬燈。《燕京歲時記》中雲:“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雲,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燭滅則頓止矣。”

    燈謎。燈謎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南宋時期的臨安城裏每年元宵節的放燈活動很壯觀,一些人就把詩謎條子係在五彩繽紛的花燈之上,既供人們觀賞花燈的風姿綽約,又供人們猜射詩文,這種文義謎語就被稱做“燈謎”。這種文化形式首先是在官宦大夫階層裏興起,後來逐漸普及到民間。這樣一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多了一項活動內容。

    耍龍燈。古人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大靈物”,人們又把龍作為吉祥的形象,以代表風調雨順。在殷商時代,銅器上麵和骨刻上麵就有了龍的圖形。周代的銅器上,龍紋已趨完善,說明中華民族信奉龍由來已久。我國民間舞龍的出現,據《春秋繁露》中記載,是起源於漢代的,以後經曆朝而不衰。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中就有耍龍燈的表演。

    元宵觀燈。元宵觀燈習俗的由來據說是源於佛教。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的示現神變,降伏神魔,在西方曆法上是十二月三十日,此時正是東方曆法上的正月十五日,即漢武帝改曆前的陽曆十一月十五日(此是周朝曆法)。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神變,佛教徒們要於這一天舉行燃燈法會。佛教傳入我國以後,此俗也隨著傳了進來。到了東漢明帝時期,開了元宵節放燈的先河。當時元宵燃燈隻是為了敬佛,後來,京城和民間逐漸興起這一活動,並且每年都要舉行,但這時的放燈已不僅僅是為了敬佛,更多的是為了觀賞戲玩。據《春明退朝錄》所載:唐太宗時,“觀燈獨盛”。唐玄宗時,將放燈演變為喧鬧的燈市。“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之夜點之,百裏皆見,光明奪目色也。”《朝野僉載》中雲:“做燈輪高二十丈”,“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漢武帝以後改曆,用夏曆,就將其十一月十五日的這個正月十五日,移至現在的正月十五,一直沿襲下來。

    元宵節觀燈,在陝北民間最忌諱的就是有風雪,認為“雲遮中秋月,雪打上元燈”是一種年景不好的預兆。隻有“元宵有星光,人畜都安康”,才是人們所祈盼的。“有風又有雪,人病牛亦折”,“燈籠被雨澆,早稻一束蒿”是人們不願看到的天象。陝北民間又將其概括為“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雲遮月,無病無恙遭年成,不遭年成有病殃”。

    正月十五掛紅燈的來曆

    傳說唐朝末年,黃巢率領起義大軍北上,攻打鄆城,圍城已經三天,還是攻打不下來。黃巢憤怒地指著城門樓子大罵,並發誓,攻破城池以後,一定要殺個雞犬不留。

    這時候,已經快過年了,下了一場大雪,天氣很冷,士兵們大都沒有換上冬服,黃巢知道,如果硬攻,一定要受到很大損失。隻好將軍隊撤到山裏,等過了年再打。

    新年剛過,家家都在舂米磨麵,做湯圓,準備歡度上元佳節。黃巢突然想起兵書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話來,心想,我何不趁人們過節的時候進城摸摸情況,再決定攻城之策呢?不料,軍中出了內奸,走漏了消息,敵軍已在城中做好準備,搜查黃巢,黃巢進城後非但沒能摸到情況,反而被盯住,隻好躲進一家人家,這家的戶主是個老頭。黃巢前腳進門,追兵後腳也跟了進來。十幾個士兵翻箱倒櫃地搜查,黃巢躲進一隻醋缸裏。士兵們打破了兩口醋缸,醋流了一院子,幸虧再沒有翻下去,黃巢躲過了劫難。官兵走後,黃巢從缸裏爬出來,見老人正蹲在醋缸前落淚,急忙走上前去安慰道:“老人家不要哭了,過兩天我賠你幾口缸就是了。”老人家站起來說:“客官,你快走吧,他們雖然走了,但找不到人時,還會回來的。”黃巢說:“老人家現在天還不黑,到處都是官兵,我從哪裏出城?”老人家說:“你出了這條巷子,從後麵出去,便是天齊廟了,你先在廟裏藏著,天黑以後,順著城牆往南走,走出兩丈多地,有個豁口,就從那裏出去吧。”

    黃巢見老人忠厚誠實,又向他打聽說:“老人家,這座城有何妙處,黃巢十萬大軍攻了三天都沒能攻下?”老人家說:“客官有所不知,這城在始建時,城牆又厚又高,上有滾木,兩廂藏有弓箭手,要攻城,不能從城門進,得從天齊廟的豁口進。”黃巢聽了,轉身要走,又回過身來問:“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誰。”老人家猶豫了一下,說:“你是黃大將軍。”黃巢說:“唐兵罵我是殺人如麻,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頭,你不怕我嗎?”老人說:“那是官家的話,官家能有好話嗎?我們老百姓昐著你來呢!”黃巢聽了以後很感動,想不到老百姓對自己這麽敬重,就說:“老人家,你家有紅紙嗎?”老人說:“現成的沒有,店鋪裏能買到。”黃巢說:“你買幾張紅紙,紮個燈籠,正月十五掛在房簷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