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黃帝在我國古代史和古代神話中既是一位人王,又是一位天神,所以在他身上充滿了許多神話色彩和人傑傳奇。

    相傳,黃帝的母親叫附寶,是有橋氏女,她看見了大閃電繞著北鬥,光華耀目,將整個郊野都照亮了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以後感應而有娠,懷孕二十四個月後產下了黃帝。臨盆時有紫氣充房,蘭香幽深。黃帝長大後,身逾龍顏。在神話傳說中,他生有四張麵孔,能夠同時觀察到東南西北四方所有的變化和天上人間的任何事情。說他清醒時,四麵八目明察秋毫;糊塗時,雖渾無麵目,卻是大智若愚。

    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女媧摶黃土造人,才有了我們人類。在典籍中說,女媧與伏羲兄妹二人婚配後才繁衍了我們人類,他們二人就成了我們人類的始祖。傳說他們是人首蛇身。黃帝的母族圖騰就是蛇圖騰,說明黃帝母族是伏羲氏的一支。在漢代壁畫中將女媧伏羲畫作人首蛇身,並且兩尾相交。伏羲一手拿著曲尺,一手捧著太陽,太陽裏還有一隻三足烏;女媧一手拿著圓規,一手捧著月亮,月亮裏還有一隻三足蟾蜍。他們手中之物表現的是太陽和月亮,男女和陰陽,規與矩表明了法度與禮儀。這意味著人類文明是由他們開始的。

    伏羲,亦稱做包犧,風姓,六千年前活動在成紀(今甘肅天水)一帶的部落族首領。伏羲所在的部落以鳥(鳳)為圖騰,部落東遷以後,伏羲成為東夷部落的首領。傳說伏羲能“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為罔罟,以田以漁”。所以,後人將伏羲稱為“一畫開天”的人類始祖。《易經·係辭下》伏羲觀蜘蛛結網而做漁網,教民以漁。並且訂立了對偶的婚姻製度,還創八卦,上觀天象,下察地理,中觀萬物。伏羲就是這一時期的部落領袖,將人類帶出了愚昧社會。

    農耕文明出現以後,集太陽神、農業神、商業神、醫藥神於一身的“炎帝”出現了。《國語·晉語》:“昔,少典取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相傳,炎帝的母親女登去華陽遊玩時,“感神龍而生炎帝”。由此看來,少典娶了兩個有□氏之女,即黃帝之母附寶,炎帝之母女登。黃帝之母是見閃電繞北鬥而生黃帝,炎帝之母是感神龍而生炎帝。其實,這些都是母係社會中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一種說法,這些很可能是他們在出生時出現的一種天文現象。但也可以說明,到了黃帝和炎帝時,已經有了基本的男女婚配製度,有了父族與母族的區別,人類已經走到了父係社會的邊緣了。

    傳說中,炎帝是“人身牛首”。所以,牛就成為炎帝部落的圖騰。炎帝手中拿著一杆秤,是專司夏天的神器,他用這一神器催促萬物生長。夏天在陰陽五行中屬火,所以又有專司夏天的神器秤。火上有火,即為“炎”。因此人們稱他為炎帝。這同時也說明了人類對火的崇拜。因為火將人類與獸區別開來,人類因會使用火而走向光明,獸則停留在它們的原始狀態。炎帝又開創了原始農業,教人們耕作種植,傳說中說其母“感神龍而生之”,故而人們又稱他為“神農”。神農倡行“日中而市”的貿易活動。神農嚐百草既解決了農作物的栽培種植及改良等問題,又為人們提供了用草藥治病的經驗。他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

    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為了各自部落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在阪泉展開了一場大戰,堪稱我國戰爭史上的第一場戰爭。黃帝率領著以“熊羆”、“貔貅”、“豹虎”等圖騰的部落軍隊,經過多次苦戰,打敗了炎帝部落,與新的部落結成了部落聯盟。

    阪泉之戰後,黃帝部落仍然活動在我國北方地區,炎帝部落則向東南方向移動,與那裏的人民融合在一起,出現了穩定的社會狀態。但是沒有多久,居住在東方(今山東、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首領蚩尤,聯合了南方的苗民不斷對中原發動侵擾戰爭,使中原地區出現不安的局麵。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皆“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砂石,造了兵杖、刀、戟、大弩”。還傳說蚩尤通曉天道,能呼風喚雨,噴煙吐霧,飛沙走石,所以他的威名雄震天下。但蚩尤性情粗暴,殘虐百姓,侵淩諸侯,濫殺無辜,他的這些行徑不僅使黃帝和炎帝部落感到不滿,就是他自己部落族的人民也對此不滿。黃帝便聯合了炎帝部落在涿鹿向蚩尤開戰。蚩尤憑借著金屬兵器的鋒利,認為戰勝黃帝是有一定把握的,但又恐有所閃失,請來風師、雨伯助戰。在多次交戰中,黃帝終以失敗告終。在第七十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大戰中,黃帝借以氣候和地利的優勢,終於將蚩尤打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長期的戰爭中,黃帝為了取得勝利,他發明了指南車用於指揮軍隊,用夔製作了戰鼓,用“雷獸”的骨頭製成了鼓槌敲擊戰鼓,如雷鳴作響,震耳欲聾,大大地鼓舞了士氣,嚇破了敵膽。傳說,黃帝在這次戰爭中得到了九天玄女的相助,玄女為他傳授了《陰符經》用來指揮戰爭,還召來應龍和他的女兒女魃,製止了雨伯的淫雨泛濫,使戰爭順利進行。黃帝還得到了一柄昆吾山的“青鋒”寶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