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挖通了!”隨著耳機中王強的一句話,大家頓時恢複了信心。王強繼續對大家說:“大家務必小心,這裏的通道狹窄得隻能容身,四周全是堅硬的岩石,稍不留神就可能碰傷。”

    我鑽在挖好的洞裏,黃進在我前麵爬著。確實,這通道狹窄得隻能容納一個人勉強通過,連轉身都有些困難。

    由於空間有限,我們不得不將背包全部脫下,隻穿著護甲衣前行。還好身上穿著護甲衣和戴著頭盔,否則就會被這些堅硬突出的石塊磕到身體。一個人在前艱難地爬行,用安全繩將後麵的背包係好,小心翼翼地拖拽著前進。這樣的行進方式雖然緩慢,但在這險峻的地形中卻是最為穩妥的。

    通道的盡頭,一片岩壁林立,仿佛一片岩石構成的森林。這裏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十分典型,突出的岩角和岩壁錯落有致,給人一種既神秘又危險的感覺。我環顧四周,迅速找到幾塊巨大的石頭,將它們堆放在通道的入口處,試圖將通道封死。

    張瑩看著我這樣做,有些不解地說:“你這樣做其實沒用的,那變異鐵線蟲是水生生物,它不可能脫離水源跑到這裏來。”

    我笑了笑,解釋道:“雖然鐵線蟲是水生生物,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剛才那個怪物你也看到了,這裏的通道如此狹窄,萬一它有什麽特殊的適應性,從水中爬到這裏也不是沒有可能。還是謹慎點為好,這樣至少能為我們爭取到一些時間和安全保障。”

    手表的導航地圖在這個神秘洞穴的深處戛然而止,剩下的道路如同未知的挑戰,隻能依靠我們的智慧和勇氣去探索。雖然聲波探測器能夠描繪出洞穴的三維結構,但其龐大的體積和沉重的重量讓我們無法將其帶入這個狹小的空間。因此,我們隻能依靠微型探測儀來指引我們的方向,它的有效範圍僅有20米,這要求我們必須保持極度的警覺和謹慎。

    洞穴內的岩石排列毫無規律,人可通行的空間異常狹窄,稍有不慎就可能磕碰到身體。我們隻能像貓兒一樣,四肢著地,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行。每一次抬頭,每一次挪步,都需要精確的判斷和極度的耐心。

    張瑩小心翼翼地將微型探測儀扣在她的背包外麵。這台儀器,雖然體積小巧,但卻擁有強大的探測功能,能夠在未知的地下洞穴中探尋前方的路況。像那些太過於狹窄的縫隙,我們必須避開它們,不然卡在裏麵可就完蛋了。她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每一步都顯得格外謹慎,手中的探測儀不斷發出細微的嗡嗡聲,仿佛在告訴她前方的一切信息。

    “地下57米,氣壓1.6個大氣壓,氣體以氧氣為主,成分正常,所以可以脫下氧氣瓶。”張瑩邊走邊報告著手表中各種數據,她的聲音在狹窄的洞穴中回蕩,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引導著我們前行。聽到她的話,我們紛紛拔下氧氣瓶的管子,深呼吸了一口這裏的空氣,感覺確實還不錯,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憋悶。

    走過一段狹長的岩石通道後,眼前豁然開朗,我們遇到了一條地下河。河水清澈見底,水流平緩,大約到膝蓋的位置。河水散發著淡淡的礦物質味道,讓人不禁猜想,難道這下麵真的有活火山嗎?

    雖然頭盔的麵罩能夠過濾掉大部分的灰塵和毒氣,但卻無法過濾這種特殊的氣味。我們隻能盡量適應這種氣味,繼續前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