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放下筷子,慢悠悠的說:“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我們的皇上能萬萬歲。”

    趙禎也放下筷子,饒有興趣的問:“為何?”

    蘇洵指著蘇軾說:“蘇軾性格直爽,容易得罪人,當今皇上仁孝治國,寬容溫和,蘇軾必定有一番作為。”

    青蓮不屑的看看蘇洵,好像你兒子一定能高中一樣。

    趙禎接著問道:“那蘇澈呢?”蘇洵笑容滿麵的答道:“蘇澈雖然學業差一點,但是他為人圓滑,總是可以自保的。”

    趙禎接著問:“你對當今皇上就如此信任?”

    蘇洵歎了一口氣:“如果說為了兩個兒子,當今皇上,自然是最好的皇上,如果為了國家前途,我還是有一些意見的。”

    趙禎認真聽著:“請說說。”青蓮和誌澤同時緊張起來,蘇老爺子,您可千萬不要亂說啊,就算皇上仁慈,萬一一生氣動怒了,那怎麽收場啊?

    蘇洵不認識皇上啊,他隻當趙禎是個有見識的貴族而已,直言不諱的說:

    “當今皇上,仁慈但是看得並不長遠。北宋經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輝煌,得益於皇上的包容,提高商人地位,大力發展科技,國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改善。

    但是長遠來看,皇上的眼光還是有點短淺了。”

    青蓮和誌澤冒虛汗了,這能說?青蓮忍不住提醒道:“今天是家庭小聚,你們說國家大事,不太好吧。”

    趙禎知道青蓮的擔憂,滿眼柔光的說:“沒事,就是探討而已,你不必擔心。”

    青蓮隻好低下了頭,皇上是一定要聽實話啊。蘇洵的民族大義澎湃了,哪裏還聽得出青蓮的弦外之音,鏗鏘有力的說:

    “皇上最應該關注的邊關與朝廷內訌問題,可是他偏偏忽視了。

    邊疆現在看似穩定,遼國與西夏現階段得到了和緩,但是沒有真正化解,我們在和平盛年,應該加大兵力和武器的發展,可是當今皇上,卻隻關注文化的發展。

    幾句詩詞,幾份傲骨就能保證國家無恙?一個國家,經濟越發達就越危險,不加大防守,這些經濟,能守得住嗎?”

    青蓮偷瞄皇上,蘇洵說的很有理,可皇上是否能接受這麽犀利的言辭?

    趙禎認真聽著,蘇洵繼續說:“再說內訌,皇上一直反對拉幫結派,可是朝廷偏偏又莫名其妙的形成了幫派,一些官員認為被貶是榮耀,是因為自己敢說實話,是正人君子。

    還能得到文人前所未有的尊重,樂此不疲的糾結在對錯之中不能自拔。一些官員雖然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卻正是為了保住國家主權,卻讓其他人覺得是小人。

    如此,內訌越來越強烈,皇上身在其中,看不到危險,反而以為言語自由,可以聽到不同聲音,卻沒有發現。當官員心思都在爭鬥之上,誰還會去考慮國家的發展?

    當然,這種弊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發現的,可是幾十年,上百年以後呢?居安思危才是長久之計。”

    青蓮和誌澤的額頭都出汗了,可是其他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包括不懂朝廷的誌錦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蘇老爺子,你說得很好,舅舅經常教育我,對付奸猾的人,自己要更奸猾。

    比如我舅媽,為了抓住賣人參的秦管家,就讓懷雄舅舅扮演買參的人引蛇出洞,一下子就抓住了。

    如果舅媽拿什麽大義去感化秦管家,估計幾十年都感化不了。辯論是沒有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