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隱藏款能出多少,全看戴逵的心情。唯一苦的隻有宋卿卿,求隱藏款的客人已經提出了天價,但她隻能忍痛拒絕。

    不過宋卿卿也不是吃幹飯的,為了平息客人的不滿,她選擇直接把戴逵的名聲打出來。

    於山的書生們對買不到隱藏款這件事亦有怨念,寫文章的速度快得很,誇讚戴逵過去的功績,合理化他的行為,基本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清高的老藝術家,藝術家當然得有自己的脾氣!

    於是乎,戴逵的逸聞也是不斷湧現,最後成了個梗,私下偷偷叫他戴檮杌,檮杌是上古四凶,以脾氣倔強聞名。每每春在堂的隱藏款下架,春在堂的讀者來信中就會有不少喊話戴檮杌的。

    戴逵也不生氣,越是有人求他出新的,他偏偏不出,頗有些樂在其中的意味,不愧戴檮杌之名。

    春在堂的觀眾們皆拿來調侃,便也不再求著春在堂出隱藏款,而是選擇多買點盲盒,寄希望於自己的運氣。

    顧秋白的樂園計劃如今隻是個雛形,她目前最緊要的事情是要多多賺錢,攢夠開樂園的錢。

    關於錢她倒是不擔心,自從上次戲園之後,整個長安人都在翹首以盼下一次的大型活動,不提從戲園帶出來的紀念品,光是台曆,都不得不采取預定加限購的形式了。

    一到台曆發售,春在堂門口就會排起長隊,生產的速度遠趕不上販賣的速度。

    春在堂在近一年時間內,已經成了長安城數一數二的書肆,台曆出版後,又給春在堂增添了不少人氣,如今不看漫畫的人,也知道春在堂了。

    忙忙碌碌,又是一個月過去。

    清淨寺的事情有了進展,據說和別國細作有關,又再次集結了京兆府,大理寺和禦史台三方人馬,顧秋白感慨,來長安時便是卷入三方勢力的大案,如今兜兜轉轉,又好似回到了原點。

    與此同時,馬上就是除夕夜,長安城內開始設有宵禁和出入管控,以防有不法分子擾亂治安。

    長安家家戶戶都開始籌備年貨,置辦新屋,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在不引人矚目的角落,有一白衣老者跟隨人流進入長安。

    他神色自若的跟著一戶人家,乍一看,就像是家中長輩,看守連身份都沒查就給放進去了。

    他一路停停走走,似乎對長安街道很是熟悉,也不問路,始終神色淡淡。

    行至一條熱鬧的街道,聽得一小童叫賣:“《長安日報》,《長安日報》,一文一張,一文一張,今日有青蓮居士的新作...”

    小童走到他身前,被他喊住,要了一張。

    小童手腳麻利的取出一張報紙,收了一文錢,笑嘻嘻的走遠了。

    老者粗略的看了一眼,又注意到頭版頭條上春在堂的字樣,把報紙收好,隱入人群,不知往哪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