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秋白負責的區域在108羅漢殿,108羅漢被依次放在一米多高的台上,接受羅漢們居高臨下的俯視,而畫師需要幫羅漢身後的背景填上圖案和色彩。

    作畫時需要站在梯子上,根據位置調整高度。顧秋白爬上去看了看,背景不是完全空白的,而是有前人留下的大致輪廓,隻是掉色嚴重,看起來很破舊。

    清輝的要求是按照原本的背景,進行潤色,所以相對來說,工作量不大,隻是需要一些時間和體力。

    很快,顧秋白就開始投入工作了,在這樣天然的環境中,她精力充沛,幾乎從早到晚,一直到寺廟眾人休息的時間才停下。

    畫學生們就丟給沈燦帶,顧秋白會每日檢查畫學生們的課業,並提修改意見。

    至於《萬裏行舟》,顧秋白之前的存稿已經全部耗盡,宋卿卿頂著壓力,硬是沒有給她寫信催稿,她比任何人都希望顧秋白能稍微休息一段時日。

    為此,顧秋白有幸度過了一段非常純粹的時間,她身上需要動腦的工作被分走了一大部分。

    為了讓畫學生們有更好的體驗,顧秋白和沈燦跟清輝商量,紙上寫生就不必了,讓畫學生們試著打打下手。

    清輝很好說話,欣然應允。

    壁畫班未來若從畫院結業,大概率會在皇家的寺廟畫壁畫,如今是個好的鍛煉機會。而漫畫班這邊,顧秋白更是不吝於讓畫學生們多體驗體驗,什麽都嚐試嚐試,未來再選擇自己想要走的路。

    據顧秋白觀察,清淨寺的香客亦是越來越多了,這主要得益於清淨寺的山上有個十誡殿。

    十誡殿的作用有點像西方的懺悔室,信眾們可以懺悔自己的罪孽,並得到寬恕。

    更重要的是,不少香客去十誡殿懺悔後,都能在夢中得到神靈的指引,最終求財得財,求子得子,十分靈驗。

    而且想上十誡殿,是有門檻的,非得要經過清輝法師驗明,是否與佛有緣,才能上山。

    後來甚至發展到有信眾在寺前長跪不起,隻求能夠上十誡殿。

    顧秋白對清輝的印象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些不好的,這個規矩在她看來實在是奇怪,嘴上說眾生平等,為何去拜佛還有門檻,那豈不是完全與此相悖?

    當然,她也隻是心裏念叨兩句,轉而又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了。

    十誡殿在畫學生當中倒是很有人氣,越不能去的地方,他們越有興趣。

    畫學生們是沒有時間跑去十誡殿上玩的,沈燦亦不許他們在寺中亂跑,打擾僧人的正常工作。

    心裏想去,但畫學生們還是很守規矩的,顧秋白和沈燦都是他們非常尊重的夫子,沒必要為此讓夫子印象不好。

    畫學生們耐不住寂寞,會和寺內的僧人搭話,胡亂聊天瞎侃,僧人們對這群活力滿滿的學生也很熱情,笑臉相待,久而久之,兩撥人倒慢慢熟了起來。

    就這樣一直按部就班,相安無事,直到顧秋白的工作快要結束,準備帶著畫學生們返程的幾天前。

    有個壁畫班的畫學生,上了十誡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