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宮宴,稱為萬國大典。

    皇帝坐在大殿內,有披甲戴盔的體貌高大壯偉的將士分別站立在殿的四角,作“鎮殿將軍”。

    各國使節入殿祝賀,宮中排列法駕儀仗,文武百官全都頭戴冠冕,身穿朝服。

    大殿通體用金絲楠木打造,兩側矗立的龍柱高聳威嚴。

    精美繁複的宮燈懸掛在大梁之上,使室內明亮如白晝。

    使臣們依次落座,契丹,突厥,遼國,西夏,高麗...各色樣貌和服飾,均以最高禮節向皇帝行禮。

    顧秋白跟著紀沛然老老實實站在最遠處,她今日穿的亦是男裝官袍,為和翰林院其餘人等統一。

    她身量高,穿上算是合身,隻是一張秀麗的臉,還不足以掩蓋女子身份。

    顧秋白看著前方你來我往,算是長了見識了。

    藩國來朝貢,往往是通過攜帶大批的“貢物”,促使大慶多給一些賞賜。

    大慶王朝在回賜的過程中,向來遵循著“厚往薄來”的原則,對於藩國所攜帶來的進貢品,大慶會加倍予以回賜。

    皇帝身旁的掌事太監會大聲念出貢品名單,並當場由皇帝進行回禮。

    番國在大殿之上,老老實實的獻上貢品,跪下感謝大慶皇帝的賞賜。

    包括馬匹,牛羊,鹿皮,棉花...大慶也回以更多的賞賜,看起來一派賓主盡歡。

    唯獨顯得特別的,便是突厥。

    突厥的老統領阿史那社爾,曾在前朝被封為左驍衛大將軍,為西邊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驍勇善戰,統一了不少周邊的部族,領地不斷擴張。隻是阿史那社爾的弟弟,阿史那布真,野心勃勃,在阿史那社爾死後帶領突厥叛逃,獨立稱國。

    先帝震怒,又派穆大將軍出戰,擊潰其部族,剿滅其黨羽,而後突厥才又重新對大慶俯首稱臣。

    突厥目前雖是阿史那布真掌權,但幾位繼承人之間仍然爭鬥不休。

    基本分為兩派,一邊是步真的兒子們,另一邊是死去的阿史那社爾的殘餘子嗣,其均繼承了老可汗的英勇,對叔叔步真不滿,有自己的勢力。

    此次前來朝貢的,便是布真的兒子,二皇子阿史那賀魯。

    和人高馬大的突厥人不同,他大概是混了漢人的血統,長的頗為斯文,但鼻梁高挺,眉毛濃厚,還是能看出突厥人的特征。

    阿史那賀魯不慌不忙的上前,由太監念出供品,太監看完,臉色明顯變了。

    遲疑了一下,還是念了出來:“西域夜明珠…一顆。”

    場麵足足靜默了好幾秒。

    突厥人的貢品,竟隻有這個。

    太監探詢的眼光看向皇帝,等候指示。

    不等皇帝發話,阿史那賀魯率先出聲,還行了個禮:“皇帝陛下,突厥今年連續遭遇天災,損失慘重,馬匹,棉花都產量甚微,我國勇士曆經千辛萬苦才得來這一顆珍貴的夜明珠,特來獻給皇帝陛下。”

    台下眾臣臉色凝重。

    近些年突厥聯合塞外部族,領地不斷向外擴張,勢頭正盛,已然頗具規模。

    而此時,阿史那賀魯竟然稱突厥無貢品可送。算是當眾狠狠打了大慶的臉。

    顧秋白猜,他一定會拿夜明珠失竊一事做文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