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的情況顧秋白不得而知,隻是徐寅之果然不再來畫院了。

    暫時把他的事拋在腦後,一連數日,顧秋白都在核對接下來的“漫展”事宜。

    長安商會的會長陳海,聽說春在堂想辦大型活動,大手一揮,把自家的園子租了出去。

    陳海家的戲園,是長安商會商人們消遣常去的地方,一般不對外開放。

    此地為前朝某名士遺留,陳海花了大價錢買下,名士在園中假石上題了不少詩詞,如今已成絕筆。

    陳海買下之後,保留了遺跡,又大刀闊斧的人工造池,造假山,廊橋,八角亭,戲樓...使其更具遊覽價值。

    山池逶迤,景致扶疏,且規模廣大,辦大型活動也完全可以消化。

    陳海答應的痛快,結果在租賃費用上倒是一分不讓,宋卿卿的功力還是比不過陳海,最終也隻能妥協,畢竟,沒有比這園子更適合的地方。

    實際上,陳海能出借都已經是千金難求了。

    地方定下了,顧秋白也不能按照現代漫展的形製去做,考慮再三,還是以大型實景沉浸式劇本殺為主。

    除了《萬裏行舟》,《漫畫周刊》中的人物也可以安排上,正好《白蛇傳》,《牛郎織女》這些經典戲曲,隻需稍作改動,便可請戲班在戲樓上演出。

    再安排上帥哥美女NPC,做些小任務,增加沉浸感。

    任務關卡要怎麽設計,活動有哪些安排,NPC人員培訓,還有招商活動...

    還有皇帝親口應下的畫院國子監聯名台曆。

    不說百姓是否買單,光是國子監和畫院那幫學生,背後的人脈關係網就是剪不斷理還亂。

    大慶的讀書人皆以能著書立傳為榮,何況這次還有聖上欽點。

    日曆這東西不稀奇,也有書肆用名家的詩畫做過類似的日曆,包括各路神仙版本的,純文字日曆版本的...長安人可是很潮流的。

    隻是,上頭有學生們的作品就稀奇了。

    其中三百多件作品,先不論其內容,光是想想,從國子監和畫院出品的,未來有多少人能做大官,成名士的,這投資隻賺不虧。

    雖說大慶朝沒有台曆的模板,但不過就是增加一個小裝置,讓其可放在桌麵上罷了,工匠便可以輕鬆搞定。

    能做出這個,對顧秋白來說意義非凡。

    穿來這個時代已經數年,但真正的入世,便是從她來長安開始。

    她是活了兩世的人,早已不再迷茫未來。

    能給這個時代留下些什麽,就算她來過這個世界的證據了。

    自顧秋白陰差陽錯成了畫院的夫子,又走出漫畫班,開始在畫院上公開課以後,畫學生們或多或少會受到顧秋白畫法的影響。

    和紀沛然推崇的一樣,顧秋白主張博采眾長,百花齊放,她本人把前世學會的東西方的畫法,以各種方式展示給畫學生們,以此為啟蒙,讓他們探索多種畫風畫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