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春在堂,辦個線下活動就更好了。

    若是能把《萬裏行舟》遠銷海外,那對她來說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

    至於名頭,如今《萬裏行舟》的主要人物都出場的差不多了。

    前部的學習篇章即將結束,在岑遠舟高中狀元的情節收尾。正好用第二次人氣投票為上半部分的結束增加人氣。

    《萬裏行舟》上一次的人氣投票,因為顧秋白事務纏身,最終草草結束,頗為遺憾。

    既然是萬邦來朝,除了宮裏,皇帝必然也得準備民間的活動招待,什麽遊園會,夜市...趁著這時候,春在堂可以辦一個大型的漫展。

    完美,太完美了,顧秋白喜不自禁。

    看她這麽高興,宣旨的太監暗自點頭,這女子不愧是大慶第一位女夫子,雖沒有職權,倒是很明事理,懂得上感皇恩的。

    顧秋白可沒功夫理會這些,連夜便和宋卿卿研究具體計劃去了。

    這樣的盛會,皇帝要的就是展示國力,不然他也不能支持畫院和國子監的這次聯動。

    台曆這種東西,若是慎重的作為一國之禮又感覺太寒酸,皇帝隻會選擇放在宮外,裝作不經意的展示。

    等外國使臣到了一看,大慶的才學之士多如牛毛,狠狠的給大慶長臉。

    就趁此機會,讓春在堂和皇家搭上線,以後就是有皇室合作背書的品牌了!

    準備好計劃書,顧秋白還留了個心眼,派人去知會了一聲三公主弘禧。

    這樣如果明天在宮裏出了什麽狀況,至少有塊免死金牌。

    隔日,顧秋白便和眾多學生們,一同進了宮。

    紅色的宮門高聳,需仰頭看,才可窺見其全貌。

    厚重的大門在身後關上,顧秋白不由得一陣戰栗。

    這代表大慶最高權力機構的皇宮,如同一座監牢,籠罩著肅穆的氣氛,即使前世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但對這個地方的排斥還是刻在骨子裏。

    皇帝下了朝才會見他們,他們一行人需要先在偏殿中等待,直到皇帝傳召。

    隨著太監尖細的嗓子喊出:“宣!”

    顧秋白這才隨著眾人一同進入大殿。

    整個大殿亦是麵積廣闊,顧秋白跪在後排,沒有看見上位者的臉。來之前早被囑咐過,不要輕易抬頭看。

    這次同行的,還有五皇子。

    那幅江山圖,霍振青誤以為是宮廷畫班的作品,實際上是五皇子所作。

    五皇子於此道上的確精通,即使沒有三公主,他的畫也足夠霍振青中意。

    此時他也沒有抬頭,隻同眾人一般,恭恭敬敬的跪著,直到皇帝讓他們站起來。

    皇帝先是向紀沛然詢問了一下具體的情況。

    再一一品過所有作品。

    遇上皇帝覺得喜愛的,他便會停下來問些問題。

    最先被看上的作品,是白澤和陸懷書。

    詩畫可謂旗鼓相當,兩個作者也出列站好。

    皇帝:“不愧為我國之棟梁。可說說此作之靈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