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翻看近日長安有何大事發生,接著轉到後方,專心致誌的看起第四話來。

    等茶樓掌櫃進門時,陳海竟是眼泛淚光,他嚇得三魂掉了七魄,陳海可不是好惹的,在他茶樓裏,是誰有這本事讓他掉金豆子。

    他趕緊上前去詢問情況:“這...剛剛茶樓裏可是有不長眼的犯了什麽事?”

    陳海也自覺失態,用力眨眨眼睛,恢複了往常的模樣:“無事,不過思鄉罷了。”

    掌櫃暗自鬆了一口氣:“我記得您是豫章來的?”

    陳海目露懷念:“是啊,來長安後,已十幾年未曾回家了。”

    陳海是上一任長安商會會長的兒子,照理說他的家便在長安。但巧的是,他幼時遭到拐賣,被養父母養大,養父母對他可謂是盡心竭力,所以他幼時努力讀書,想考到功名改善父母的生活。

    結果到了二十餘歲,被長安來尋親的家人帶了回來,卻是十幾年沒再見過養父母了。如今看了這第四話,思緒恍然被拉回當年,沒能好好侍奉養父母,一直是他的遺憾。

    掌櫃:“豫章山清水秀之地...”

    陳海突然打斷道:“這長安日報背後的春在堂,你可有相熟?”

    春在堂內。

    顧秋白和宋卿卿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單行本,之前在報紙上連載,篇幅有限,她是刪減了一些畫麵的,這次的單行本要全部補上。另外,她還需要豐富單行本的內容,加上人物判詞,作者寄語等。

    作者寄語,顧秋白自己寫了一份,鼓勵讀書人繼續努力,所謂,前路漫漫亦燦燦,往後之路光明燦爛。這是漫畫的第一本,對她的意義重大,另外她還找到了易安居士,也就是穆良,寫了寄語,穆良一直在為《萬裏行舟》做評論,由他來寫,也更讓人信服。

    不過這人物判詞,顧秋白就真的不太擅長了,這個任務交給了病已經好了大半的宋濟帆。無法閱讀主要還是心理問題,在經曆宋文徽進牢,宋卿卿與他敞開心扉兩件事之後,宋濟帆果然順利痊愈,完美完成了顧秋白給他的任務。

    除了單行本以外,顧秋白告訴宋卿卿,報紙上線一月,招商一事也該提上日程了,畢竟隻依靠賣報的收入,要還上房貸還是有距離的。另外,尋人啟事,尋物啟事等板塊,都可以準備上線,付費上報。

    剛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長安商會的陳海,親自找上了門。

    顧秋白的宅子雖說是春在堂的工作室,但實際上是沒有掛牌的,表麵上還是被關閉的普通店麵罷了。乍一看陳海上門,顧秋白的危險雷達就不停在響。

    實在是春在堂沒有暴露過住址,粉絲來信也都是寄去驛站,但陳海卻能直接上門拜訪,像是來者不善。

    陳海先表明了來意:“我是長安商會的陳海,有要事相商。”

    還是宋卿卿認出了陳海,趕緊迎他進門:“好久不見,陳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