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畫的太好了!比起之前的花神,技巧上似乎又有變化!之前我以為您隻是色彩運用爐火純青,沒想到即使是暗色為主的戰場,也能刻畫如此生動!不管是畫的結構還是想象力,都是已然是當代畫師望塵莫及了!”

    顧秋白摸摸鼻子,麵對這樣的讚譽,也不能說心虛,但是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顧秋白:“如何,你還滿意嗎,或許還需要你父親審閱?”

    宋卿卿興奮未減,點點頭讚同,“家父馬上就到,我已派人給他傳信。”

    正說著,宋卿卿那不苟言笑的父親便帶著一人,推門進來。

    讓人驚訝的是,他帶來的正是《點紅妝》的作者,竟是個男子,顧秋白原以為能寫出女性著書生打扮,臉長得卻是讓人眼前一亮,男生女相,眉眼柔和,但棱角分明,既有男子的英氣,又有女子的柔美,總的來說,長得讓人很是舒適。但顧秋白總覺得這張臉有點眼熟,好像在哪裏見過。

    “顧秋白。”

    “穆良。”

    雙方互相打過招呼後,宋卿卿便迫不及待地向他們展示了顧秋白的畫作。

    兩人均是被驚豔,之前沒有看過顧秋白的畫,宋卿卿的父親大概是不以為意,但這次親眼見到,他難掩激動,握著畫卷的手都微微顫抖。

    他眼神灼灼:“此畫,妙極!奇思妙想,又有精妙筆觸,造詣深厚,令人如身臨其境,實在是天賦異稟!”

    “還未做過正式介紹,我名為宋文徽,是文徽書肆的東家,之前多有怠慢,慚愧,是我有眼不識泰山了。”宋文徽主動做自我介紹,態度十分恭敬,看來是對這畫十分滿意。

    顧秋白擺手表示不在意:“按照之前與卿卿商議的,這是前三張插圖,對應三個情節,按我預估,還會交付七張插圖,如果有需要修改的,煩請直接提出。”

    宋文徽用探詢的目光看向穆良。

    穆良難掩欣賞之情,他對顧秋白道:“我未曾想過秦玉還有走出書中的一天,長出血肉,能有如此佳作,是秦玉之幸,更是我之幸。隻是——”

    顧秋白:“隻是?”

    穆良:“是否能以芍藥相結合,畫一幅秦玉的紅妝?”

    聽原作者穆良介紹後,顧秋白才知道,這本書名為點妝紅,是因秦玉小名為芍藥,而芍藥又名點妝紅,它在民間也被稱做無骨花——秦家人認為女子不需要長出秦家的“骨頭”,勇敢無畏,拚搏廝殺的骨頭,隻需在後院點妝紅。

    作者序中所寫:牙牙長憶點妝紅,曾得含飴弄。此日筵前一杯捧,白頭翁,紫簫吹斷繁華夢。百年留在,故都瓊樹,依舊動春風。

    秦玉作為深宅貴女,曾欣然接受自己點妝紅的命運,彼時無憂無慮;而在風雲驟變,她選擇主動走上沙場之後,她便再也不是那個點妝紅的無知少女了。

    顧秋白大概明白了穆良的意思,女將軍成為女將軍前的樣子,是“紅妝”最後的絕唱。對鏡描紅妝也曾是秦玉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作為作者,想為她留下一幅紀念。

    顧秋白一瞬間腦子裏湧現了無數的美人形象,感覺躍躍欲試,不過她還是希望盡量貼合原著的想法:“你可有原型參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