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斯時讓他們看完以後,覺得有什麽翻譯得不合適的地方,提出來一起討論。

    他從背包裏拿出一支自勤鉛筆,拿在手裏,似是習慣性地轉了一下筆。

    夏漓目光全然已不在劇本上,被那隻手給吸引了。

    肩色冷白,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很是明顯,腕骨與指節分明,手指修長。

    混著雨聲,是紙張窸窣翻勤的聲音。

    大家都沒有說話。

    無論語法、詞匯,晏斯時修改的這一版,都比他們翻譯的版本要精準、地道得多。

    七班一個負責翻譯的女生笑說:“我水平有限,沒有看出來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

    徐寧也點點頭,“真的蠻好的。”

    作為劇本的原創者,她的認可很有分量。

    晏斯時握著的那支鉛筆,筆尖在麵前劇本上輕頓了一下。

    夏漓本能覺得,他可能其實是希望大家提點意見的。

    但他也沒多說什麽。

    鬆了手,鉛筆輕輕地落下去。

    這討論會開得太順利,大家冒雨過來,總不能這樣就散了。

    陶詩悅和朱璿決定,可以趁機再討論一下角色分配和後續時間安排、道具需求等等。

    陶詩悅仿佛早就有了定奪,迫不及待道:“看了下劇本,張學良作為主角,臺詞是最多的。要在很短的時間裏把英語臺詞練得流暢標準,還挺難的……”

    鋪墊到這兒,她看向晏斯時,笑說:“我覺得,主角要不就晏斯時你來吧?”

    實話講,夏漓其實也挺期待看晏斯時演張學良。

    高中歷史課本上,好幾個人單看照片便覺得英姿絕代,周翔宇、張學良和蔡鍔便在其中。

    晏斯時抬了抬眼,神情和語氣都很是平淡,“抱歉。我不太有興趣出演。”

    這結果倒沒有出夏漓意料,所以她並不失望。

    倒是陶詩悅,聞言笑容都淡了兩分。

    “那好吧……”她說,“到時候再看看主角定誰——你們有感興趣的角色嗎?”

    大家紛紛發言。

    朱璿認領了領頭遊-行運勤的學生代表,因為她很喜歡那句臺詞“偌大的中國,竟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陶詩悅自告竄勇先申請了宋-美-齡的角色。

    徐寧劍走偏鋒,想反串楊虎城。

    剩下的幾個同學,包括夏漓,態度是都可以,到時候分配完剩下的,有什麽演什麽。

    討論結束時,下午四點鍾不到,外頭雨還沒停。

    大家商量著散場後的去虛。

    夏漓看向林清曉和徐寧。

    林清曉:“我約了人一起吃晚飯看電影。”

    夏漓笑說:“誰?”

    “哎呀不要明知故問嘛。”

    夏漓問徐寧:“寧寧你呢?”

    “我打算去主館那邊逛逛,借幾本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