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說:“那好吧。”

    “然後是英文翻譯……”

    朱璿點了幾個七班英語好的學生,大家都答應下來。

    陶詩悅說:“翻譯這塊,二十班的話……”

    她目光轉向晏斯時,“晏斯時,到時候你可以幫忙嗎?”

    夏漓隻覺得教室靜了一瞬。

    幾乎人人都聽說過晏斯時這個人,但跟他打過交道的人屈指可數。

    大家一致的印象裏,都覺得他這人高冷難以接近。

    很難想象這樣的人,會願意參與校園活勤。

    就在這安靜裏,晏斯時聽不大出情緒地“嗯”了一聲。

    朱璿總結,“那劇本方麵,就你們幾個人負責了。然後是服裝、音樂和舞美……”

    朱璿做事爽利,各項職能安排一項一項梳理得清清楚楚,還當場粗略地製訂了一個時間表。

    按時間表的規劃,留給徐寧確定題材和完成劇本的時間,加起來隻有兩周。

    下課以後,徐寧立即拉著夏漓和林清曉開始討論。

    夏漓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全落在走廊前方不遠虛晏斯時的身上。

    陶詩悅跟他並行,隔了喧喧人聲,聽不見他們在交談什麽。

    晚飯時間,徐寧讓夏漓和林清曉陪她去二十班教室討論選題方向。

    討論地點是陶詩悅定的,說二十班寬敞。

    林清曉跟陶詩悅不對付,跟徐寧說她都是為了她才忍辱負重,徐寧笑說等元旦晚會結束了一定請她吃飯,吃頓好的。

    夏漓先去了趟廣播臺,等她匆匆趕到的時候,大家已經討論一會兒了。

    二十班教室裏,四張課桌拚成了一張大桌,桌上擺滿了肯德基的小吃。

    她走過去為自己的晚到道了句歉。

    還剩最後一個空位,在晏斯時的斜對角,離他最遠。

    夏漓坐下,順勢瞥了晏斯時一眼。

    他今天沒穿著校服,上身是一件鴿子灰的連帽衛衣,那清灰似的顏色也襯他,整個人有種清清落落的少年氣。

    討論繼續。

    夏漓聽了會兒,徐寧的選題一共有三個方向。

    一個是《茶館》和《雷雨》這一類的,本來就是話劇,隻用做翻譯,比較省事;

    一個是《威尼斯商人》或者《哈姆雷特》這種經典西方劇目,但這些本就是英文,英翻中再翻英似乎有些多此一舉;

    還有一個方向,就是原創。

    朱璿說:“徐寧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我比較傾向於第一個方向。”

    “原創來不及嗎?”

    “非要原創也不是不行。”

    大家紛紛發表看法,最後覺得改編《茶館》或是《雷雨》可能更穩妥。

    “那個……”夏漓出聲。

    大家齊齊朝她看去。

    夏漓說:“寧寧你有沒有考慮歷史改編劇這個方向?比如火燒赤壁、西安事變這些……算是半原創,發揮起來沒那麽難。”

    夏漓文綜三科最喜歡歷史,歷史單科成績也能排進班級前三。

    她也許別的不擅長,但記性還算不錯,給她一張白紙一支筆,能把歷史課本上一些重要年份和事件,基本不差地默寫下來。

    第一個想到歷史改編劇也算是慣性思維。

    徐寧似是受到啟發:“這個角度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便借此討論起來。

    有個女生說:“我覺得火燒赤壁可以,三國是大家都挺喜聞樂見的題材。草船借箭、三顧茅廬也都可以。”

    徐寧將大家的想法都記了下來。

    夏漓這時候舉了一下手,“我可以說下我的想法嗎?”

    徐寧點點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