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村長是怎麽和村民們說的,後來再出門秦蘇就能感受到大家的緊迫感,平時裏的說笑閑聊聲也少了,都是來去匆匆的。

    田地裏因為土壤幹,基本上都種上了耐旱的粗糧,比如穀子,比如紅薯,比如高粱,玉米,豆子類的。

    是的,這個朝代是有玉米,土豆的,據說是太祖時期,從番邦引進來然後推廣到民間種植的。

    秦蘇猜測可能是位穿越老鄉,不過,據說太祖剛登基沒幾年就去了,要不然現在應該會變個樣子吧。

    不過,現在的大越朝已經逐漸在走下坡路了,朝中奸臣當道,陷害忠良,這也讓地方官僚們有樣學樣,胡亂征收苛捐雜稅,弄得民不聊生。

    現在遇到旱災,也沒見朝廷發下救災糧食,或者是發下來了,不過被人給貪汙了。

    反正不管如何,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自救,想要依靠朝廷,那是不可能的。

    在兩年旱災過後,又是新舊朝更替,還要亂上一兩年才能安定下來。

    他們大河村因為靠近縣城,受到的波及很大,一有點兒風吹草動都能知道。

    誰讓他們村離縣城近呢!

    所以,現在他們不僅僅是要囤積糧食,物資,還要把村子周圍給圍起來,要不然到時候流民多了,村子也會受到衝擊的。

    不過,這些都是需要時機到了才能說的。

    現在還沒到人心惶惶的時候,旱災也才剛開始,還不是時候。

    自從能走路後,秦家夫妻倆就開始在院子裏晃悠,順便做一些輕巧的活計。

    這些日子因為有秦蘇的傳授,秦安和用彈弓打野雞,野兔的準頭也厲害了許多。

    這讓家裏都一直沒有斷過肉吃。

    又有秦蘇的靈泉水滋養,一家人的身體都胖乎一些,氣色和以前也是大變樣了。

    然後,跟著秦蘇兄妹上山的孩子們從剛來的幾個,到後來的幾十個。

    從剛開始隻在山腳下,山外圍轉悠,再到後來的慢慢老靠近深山,進入深山。

    當然。雖然危險性提高了,但是收獲也變得更多了。

    於是,在秦蘇的帶領下,大河村少年狩獵隊就成立了。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回來還要被父母打罵一頓,然後就被勒令不許再跟著一起胡鬧。

    後來,排除掉幾個孩子後,剩下了二十個少年男女,都被秦蘇給訓練了出家。

    直到每天他們都能從山上背著獵物回來後,次數多了,大家也就習慣了這些孩子的行為。

    沒辦法,現在誰還不知道秦蘇那丫頭有個神秘的師父,把秦蘇教的特別厲害。

    “這些孩子啊,真是太厲害了!”

    大河村祠堂前的空地上,村長帶著留在村裏的漢子們在處理著獵物。

    老人婦孺們在清洗,醃製,熏製,把獵物製作成肉幹,風幹,熏肉可以長期存放的。

    然後在按功勞給村裏百來戶的村民分下去。

    眼看著又過了四五個月,天還一直沒有下雨,這下不用人提醒也都知道災害到來了。

    “不是孩子們厲害,而是秦蘇那丫頭厲害,你看看那幾個毛小子和以前相比,哪裏還能看出來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