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蘇心裏有了打算,自然就不會再去惹秦老太了。

    於是,她出了屋子,端著木盆裏的髒衣服,拿著棒槌就出了大門,然後反身關上院門,朝著村西頭的河邊去了。

    小溪村,現在叫做向南生產隊,三麵環山,一麵臨河,依山傍水,要不是田地貧瘠,產量不豐,又離公社遠,走路都要一個半小時,倒是個不錯的養老地方。

    秦蘇來到河邊,找了個有大石頭的地方,然後就蹲下來開始洗衣服。

    現在的衣服都是泥土,根本就沒什麽油汙,因此也不用肥皂什麽的,直接用棒槌捶上幾次就能洗幹淨了。

    後來又來了幾個半大女孩子過來洗衣服,大人都是上工掙工分了。

    “三丫,你二姐說你夜裏發燒了,所以才沒去割豬草,那你怎麽還出來洗衣服啊?”

    一個和秦蘇年紀差不多的小姑娘蹲在她的旁邊洗衣服。

    秦蘇扭頭看她,嗯,是原主的塑料花小姐妹。

    “二花,我聽你妹妹說,你又挨打了?你屁股不疼喔,還能出來洗衣服?”

    劉二花嘴角扯了扯,然後對著秦蘇冷哼一聲,然後低頭洗衣服不搭理秦蘇了。

    秦蘇無聲咧咧嘴,繼續洗衣服。

    這劉家的重男輕女比秦家不差什麽,沒辦法,窮山惡水出刁民嘛!

    山旮旯裏思想落後,總覺得男孩子才是傳宗接代的人,女孩子早晚都是別人家的,她們最大的作用就是換取高價彩禮了。

    哪怕公社也有宣傳幹事來鄉下宣傳什麽男女平等,什麽女人能頂半邊天,什麽拒絕封建家長,什麽拒絕包辦婚姻……

    嗯,聽聽就行了,別當真!

    所以,村裏沒有幾個人會當一回事兒的,大多都是聽聽就算了。

    至於上學識字?

    別說女孩子去上學了,男孩子上學的都不多呢!

    除了家裏人不舍的一個學期的那兩塊錢,最主要的還是他們村裏沒有學校。

    如果要上學還需要走一個半小時去鎮上,孩子小不放心,去送吧大人又沒有時間。

    有那時間還早趕緊去上工呢!

    工分可是關係著一家人年底分糧食呢,哪裏敢耽誤賺工分?

    秦蘇洗好衣服就放進木盆裏端著回家了。

    回到家大門被推開了,還沒進去就看到秦老太在院子裏擇菜。

    看到秦蘇回來,秦老太看了一眼,就繼續擇菜,“趕緊把衣服晾好,然後去山上割豬草吧。”

    “知道了,奶。”

    秦蘇知道秦老太的意思,像秦蘇這樣的半大孩子,一般都是去割豬草的,兩筐豬草一個工分。

    現在是農閑時節,一般都是吃兩頓,第一頓飯在八九點,下午在五六點。

    現在也才十點多,到吃下午飯前,確實還能掙上兩個工分。

    衣服晾好,秦蘇就背著專門用來割豬草的藤筐出門了。

    家裏除了兩個年幼的弟弟不用幹活外,其他人都是要去掙工分的。

    當然,秦老太偶爾會去,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裏做家務,然後給大家做飯。

    今日劉大紅帶著兩個兒子去鎮上了,具體去幹什麽,秦蘇也不知道。

    秦蘇來到平時經常去的山坡上,遠遠的就看到了秦二丫和秦四丫,還有幾個半大孩子在割豬草。

    “二姐,四妹!”

    “三妹!”

    “三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