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地是約旦的。

    因為約旦與敘利亞之前簽訂過協議的緣故,

    作為對敘利亞投資建造的回報,原本隸屬於約旦的一塊土地被劃分到了敘利亞方麵,這讓原本因為約旦存在不接軌的兩國。

    徹底成為了鄰居,

    雖然這塊土地根據前線偵查兵的傳來的情報,算不上什麽有價值的土地,敘利亞在那隻有軍事基地。

    但這塊地從地理位置的角度,是最靠近大馬士革的。

    他清楚阿拉伯的軍火生產能力,

    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和敘利亞的沒法比,拖下去除非有其他國家不由餘力的援助或者直接介入戰爭。

    要不他們將毫無勝算,

    當然更理想的情況是靜待安布雷拉進攻,依托對地形的熟悉和民眾的支持不遺餘力進行騷擾。

    將對方拖入沙漠沼澤的旋渦中。

    但民眾的情緒與軍隊的已經調動起來了,他們不主動進攻,等到民眾耐心被消磨完,勝算也就少了一半。

    所有沒辦法,

    在沒有充足準備時間,以及製定戰術的情況下,用一場戰爭定勝負顯然對他們更有利,當然光靠他們這幾萬人顯然不夠。

    再加上吉達方麵的幾萬人,勉強組成一支有戰鬥力的十萬人部隊,他才有些許信心。

    當然這其中也包含著肯伯爾自己的些許私心,不同於赫多自以為是的膨脹,他對安布雷拉隻有忌憚二字。

    想要戰勝一個無論是軍事水平還是裝備都遠勝於自己,甚至擁有絕對製空權的對手,在他看來難度和創造奇跡沒有任何區別。

    以理智的角度,投降才是最好的獲勝方式。

    但現在整個阿拉伯都活躍在複仇的氛圍中,想要僅憑他一人攔住這股民意根本不可能,所以他隻能選擇這個對阿拉伯傷害最小的戰爭形式。

    雖然現在安布雷拉並沒有組織轟炸機對幾個重要城市的軍工廠進行轟炸,但一旦拖入持久戰。

    他絲毫不懷疑,在空中遊蕩的偵察機會變成成批的轟炸機,將阿拉伯好不容易建設出的一點成果頃刻間化為廢墟。

    戰爭隻是為了獲取利益的一種工具,

    當明知道迎來的將是必敗的結局後,他所能做的就是將損失降的少一點。

    科莫斯點點頭,

    作為一名文官他雖然對政治領域得心應手,但對軍事領域不能用一竅不通來形容,但也基本是個二流子。

    “對了肯伯爾將軍,我最近麥地那港口會送來一批防空炮,這些東西我相信你絕對用的上。”

    “放心打吧,對手固然很強大,但我們絕不是孤身一人。”

    肯伯爾接著問道:

    “你是說我們有其他國家的支持,伊拉克?這不可能整個中東都在觀望局勢,沒有人敢在這個勝負未決的情況下和安布雷拉作對。”

    科莫斯將香煙掐滅,不屑的說道:

    “誰說我們的盟友是這群隻會攀炎附勢的走狗,大洋彼岸的美國將給予我們最好的支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