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元念初整理完了前幾天進省城的所有消費,伸了個懶腰才慢悠悠踱步出了辦公室回家吃飯。

    也不知道她大伯開會咋樣了,早晨他出門前就愁眉苦臉的,估計是愁知青的事兒。

    按說,她們這山旮瘩裏應該分配不到知青才是,因為這會兒的知青都是自願主動原則,所以分配的地方還算好一些,主要是去各個地方的兵團什麽的。

    同樣是下鄉,但人家去兵團的知青都是每個月有工資的,雖然錢不多,但養活自己是夠了的。

    可不像幾年以後的知青去的都是偏遠的農村不說,還沒工資,而且是去幹農活的,得自己掙工分才能有飯吃。

    進了家門,隻有元奶奶一個人在家,她也是閑不住,隻要有空閑時間就納鞋底做鞋子。

    家裏三口人,除了冬天的鞋子必須得做好保暖防滑,是元念初買回來的,其他時候穿的都是元奶奶自個兒做的布鞋。

    “寶兒回來了,飯在鍋裏溫著自個兒端去啊。”

    “我爺沒在家呢?”

    元奶奶瞅了一眼客廳炕櫃上放著的時鍾,“估摸也該回來了,早晨你走之後他就帶著老大它們上山了,好幾天沒出去跑跑了,擱家待的蔫頭巴腦的,你爺舍不得呢!”

    說起這個也是好笑,前幾年幾隻狗子可沒這麽討老爺子喜歡,三隻狗子也最不喜歡他了。

    原因是元奶奶總燉狗子獵回來的野雞野兔的喂它們,元爺爺看到就想起前幾年家裏困難,啥吃的都沒有餓的扒心撓肝的日子。

    心疼的不行,但他又不敢跟老伴兒跟前念叨,好幾次元念初都看到元爺爺趁著她奶不注意,把幾隻狗子的肉給藏起來,可惜狗鼻子尖得很,沒等老爺子走遠呢,藏起來的肉又被叼了出來。

    每次一到給狗子加餐的時候,就能看到她爺跟幾隻狗子鬥智鬥勇,到後來可能老爺子也是玩兒出樂趣來了,對這事兒簡直樂此不疲。

    等她上了高中住校之後,某一次回來,突然發現她爺啥時候跟幾隻狗子關係這麽好了!

    那簡直是她爺前腳走哪兒,狗子後腳就跟到哪兒。

    還是她奶說了原因,是她爺有一次帶著狗子上山放風,走的偏了些,遇到一頭落單的半大野豬,雖然還沒成年,但野豬也凶狠的很。

    那野豬估計也是驚了神,身上還帶著些傷口,見到老爺子就衝了上來,把老爺子嚇的不輕,還是三隻狗子合力把野豬給幹翻了,她爺才逃過一劫。

    從那以後,老爺子就對三隻狗子溺愛得很,還學了自製狗糧,得空就去河裏撈魚蝦回家曬幹以後,混合著動物內髒磨成粉給狗子加餐。

    說起來這兩年村裏養狗的人家也多了起來,都是從山裏獵戶那要回來的狗崽子,但沒一家的狗子,有她們家的長的壯實。

    “話說,奶,咱家二妹是不是揣崽兒了?我咋看著它那肚子有些大呢!”

    “嗯呢唄,也不知道你爺咋帶的,連誰家的種都沒弄清楚,這都快下崽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