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家也的確沒有嚇唬林隻隻,人的確是來了,就差幾十裏路就能到上河村。隻是趙家來的人是趙管家的侄子,平時仗著管家大伯撐腰,也是個囂張跋扈的主,一路過來不是嫌棄這就是嫌棄那,見到路中間的流民就是破口大罵,還叫囂自己是國公府的人,要流民們趕緊把路讓開。

    流民們心中本就因為背井離鄉有所不快,如今再碰上這樣的人,自是有了反抗之心,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隨,於是那些流民將這趙管家的侄子痛打一頓,並搶走了馬車和所有值錢的東西。

    趙府本來想著就是去帶幾個女人孩子回來,三四個大男人怎麽也能把事情辦好,所以這趙管家的侄子隻帶了四個家丁就過來了,流民又人數眾多,毫無抵抗之力。

    被暴揍的幾人互相攙扶連滾帶爬回到鎮上,找了間醫館住下,因為沒有銀子,隻好拜托藥童去鎮上的賭坊找人通知趙管家。

    等趙管家接到信的時候,差點沒被氣死,平時自己侄子不著調也就算了,這種關鍵時刻居然還將事情辦砸了,要他如何跟國公爺交代呢。

    好在國公爺也一直沒有問起這事,他偷偷托人將銀子帶給侄子,並且交代,等傷養好一定去將人帶來,並且隻能說是路上被打劫。

    那侄子自知理虧,哪敢再反駁,就算被罵,也隻能將氣出在手下那幾人身上。

    良妃在得知鳳女被賜婚給太子後,就一直氣不順,後又得知父親認了個兒子,還是那鳳女的親伯伯,有了這層關係,怎麽著也應該親上加親啊。

    她召見了自己的母親趙夫人進宮,在得知那趙亮就是自己當初死掉的弟弟後,震驚無比,這事如果被皇上知道,後果可大可小,他們也不敢賭,但是鳳女的事情,良妃讓母親一定回去勸勸那個弟弟,回去說服那個侄女,隻要那鳳女心有所屬,助力的必然是屬意之人。

    同時,她也囑咐自己兒子,平時沒事多跟林家走動,畢竟有點親戚關係在,走動起來也方便。

    皇帝最近心情不好,一來是因為西州進犯導致金陵州百姓流離失所,雖然說夏霖蕭已經帶兵過去,但是至今還沒有什麽好消息傳來,他心中焦急,二來就是軍需的問題,廣夏國連年戰爭,好不容易休養生息了兩年,去年北方旱災顆粒無收,南方雖然說相對較好,但是收成還是減少了,現在糧食價格居高不下,年後賑災用了大半儲備,本想著秋收後能補足國庫,誰成想稅收還沒有上來,戰事已經突起,現在皇帝最愁的就是軍糧,沒有糧食,部隊怎麽打仗。

    昨天問了戶部,如今的糧食最多也就撐五日,可是這戰爭五日內未必能結束啊。

    朝堂上,皇帝將難題丟給大臣們,平時能說會道的大臣們如今都像鋸了嘴的葫蘆,廣夏帝大怒,扼令所有人兩日內必須給出可行方案。

    趙國公如今頭都大了,哪有心思再去想什麽永寧縣主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