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鎮很快在元戎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防線。

    另一邊,穀學義也在不停的朝著臨洮府派人,借著向賈瓚祝賀勝利的名義,好言好語的詢問元戎軍為何要突然行動。

    可是不論他如何去信,皆是石沉大海,不見有絲毫回應。

    元戎軍步步緊逼,朝著甘肅鎮的防線越來越近。

    穀學義已經急的團團轉,不知該如何是好。

    打是肯定不能打的。

    賈瓚手底下的這三個軍團,戰鬥力那可不是蓋的。

    就他手裏的這群老弱病殘,欺負欺負普通百姓還成,真打起來,怕是連一個回合都撐不住,便要被擊潰。

    而且一旦雙方動手,那性質可就變了。

    真被元戎軍打進甘肅鎮拿下了自己,賈瓚作為勝利者,事後向朝廷匯報,還不是他想說什麽便是什麽。

    甚至穀學義自己都已經替賈瓚想好了說詞。

    元戎軍正常行軍,卻被甘肅鎮無端襲擊,懷疑自己勾結外敵,圖謀不軌。

    這說法雖然有侮辱人智商的嫌疑,可筆杆子在賈瓚手裏,他想怎麽寫就怎麽寫。

    剛剛打了一場大勝仗,朝廷是不可能因為自己這個總兵,會去動賈瓚的,便是捏著鼻子也得認可他的說法。

    穀學義一整個上午都坐立不安,悔不當初聽從蔡安國之言,鬼迷了心竅才會去放火燒糧倉。

    銷賬這種事,即便錯過了這次機會,大不了就多去草原上找找事,多報一些損耗就是,無非是慢了些和麻煩了些而已。

    現在糧倉一燒,賈瓚直接把桌子給掀了,將他逼到了牆角,無路可走。

    穀學義唉聲歎息許久,最終還是決定。

    該慫的時候便慫吧。

    真跟元戎軍打起來,時候賈瓚再給他安個通敵叛國的罪名,他全家一個都別想活。

    認清現實後,穀學義當即便出發去了前線,等著元戎軍到來。

    池同領著元戎軍抵達了甘肅鎮布下的防線後,連停下來的意思都沒有,竟是直挺挺的往這邊走。

    人人兵刃出鞘,彎弓搭弦,進入了戰鬥模式。

    穀學義一看,哪裏還敢耽擱,急忙自己從陣中走了出來,被元戎軍士卒給拿下。

    他束手就擒後,甘肅鎮沒了頭領,自是不敢妄動,被池同直接越級接管,各自遣散返回駐地。

    眼看著就是一場大戰沒有打起來,著實讓周邊各府郡的官員大大的鬆了口氣。

    這兩夥人若是真的不管不顧的動手,誰勝誰負且先不談,光是戰亂帶來的民生問題,都夠這些官員喝上一壺。

    三兩下解決了穀學義後,池同又率軍朝著寧夏鎮進發。

    蔡安國仿佛是看到了穀學義的結局,徹底絕望了,也沒調兵遣將,自個騎著馬來找元戎軍,算是自首了。

    接連拿下了兩個要犯,池同正要去拿第三個人,陝西鎮總兵明則昌。

    誰知尚未走多遠,便有信使來報。

    明則昌已經自己去了臨洮府,不必特地前去捉拿。

    池同一收到信便樂了,這人還挺懂事,不麻煩別人,自己去投案。

    當即便率兵返回臨洮府。

    在臨洮府府衙之內,賈瓚一身蟒袍,神色淡然的坐在公堂之上,兩排威武雄壯的折衝軍士卒分列左右,令人膽寒。

    明則昌跪在正當中,正朝著賈瓚匯報事情經過,把穀學義和蔡安國兩個人給賣了個幹淨。

    “寧國公,事情就是如此,他兩人在案發前派人聯絡了下官,下官並未同意。”

    “下官正要往前線派人告知寧國公此事,誰知他倆動手之快,下官猝不及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