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艾文不知道的是,石頭的母星球,距離如今的位置,幾乎有3000光年。一路旅行而來,兩人幾乎沒有走什麽回頭路,如果想要回到母星球,這個引力空泡發生器實在是太過重要。

    正在掙紮中的大眼聽石頭表了態,內心中的天平瞬間傾斜,也同意了拿技術和翡藍星人進行交換。至於提供研發支持,那都是小事了。無非是時間花費的長一點而已。

    很快,於森也傳來了同意交換的消息。

    於是一切都在雅楠的謀劃和艾文的操作下,宏技術的三方聯合研發,開始走向正軌。

    宏技術很難,比艾文想象的還要難。

    翡藍星的太空軌道上建起了一台十萬公裏長度的加速器,光是這台加速器,就花費了15年時間來建造,其中投入的物力和資源不敢詳計。

    這整個基礎之上,還需要有非常高超的光子操控技術和暗物質操控技術。原來艾文設想用光子去碰撞光子,然後破開光子的方法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必須要用反物質中的一種特殊微觀粒子(反粒子)。當反粒子和光子高速碰撞時,反粒子和光子的質量比,達到某種合理的比例。才能成功破開光子的外壁,破開外壁的同時,還不能破壞光子的結構。

    這簡直是一個超級超級精細的工程,而中間的關鍵,是龐大而複雜的計算量。幸虧有了5號和石頭的同時努力,才能讓眾人沒有被算力這一關拒之門外。而5號則起了關鍵的計算作用。

    即使是這樣,反粒子撞擊光子的實驗次數也達到了恐怖的上萬次。要知道,操作一台如此巨大的加速器,每一次都要花費數天的時間,反複的啟動加速器,反複的試驗。直到時間過去了110年。第一個光子才被成功無損破開外壁。

    所有的數據都被嚴格記錄,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來的實驗成功率越來越高。5號通知大家,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光子內部植入計劃了。

    光子非常的小,在光子上麵開啟的窗口更加小。要在光子內部建立一個宏觀世界。就必須要有能夠進入光子破口的超微機器人。

    很多年前,光子碰撞實驗就已經得到了許多光子內部的超小物質。而且超微機器人的研究已經在百年前就開始進行了。超微機器人必須使用光子內部的更微觀物質製造。這個過程在很久以前已經完成,反倒比光子壁的穩定破開技術更早一些。

    在巨大的算力保障下,一台台超微機器人運送著從損壞光子內部摘取的超微物質,這些超微物質慢慢的堆積在光子內部,在某種暫時不清除作用下,光子內部的空間在逐漸增大。無論運送多少物質進入,都無法填滿其中空間。而光子在正世界的本身體積,卻絲毫沒有增大。根據大眼提供的資料,這個空間被廣泛稱為次空間。

    所有人都被這奇怪的一幕驚訝到了。以前隻是知道有這麽一個理論,但是當自己親自操作然後觀察到這個現象後,又是另一回事。至於為什麽會這樣一個次空間,在場的沒有一個人能解釋,也沒有一個人想立即去研究。他們都知道,能做到今天這一步,已經是超出想象的成果了。誰都明白貪多不爛的道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