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的時候是可以向夫子告假的,就連張善堂那邊也是大手一揮準了李柏回家秋收的假。

    李姝回家做午飯的空隙,在趙清家的地裏見到一個人,那不是王翠山嗎,自己放了他假,怎麽會在這裏見到他。

    “他說作為豆豆的幹爹理應來幫忙,我一個人也做不過來,就沒拒絕,不過我對外都說是我遠房的親戚,你可別說漏嘴了啊,我怕村裏閑話多。”

    趙清挨著李姝小聲說道。

    李姝給了她一個“我懂”的眼神,這些日子她也看出來了,王翠山估計是拿豆豆當借口呢,若是兩人心悅彼此,李姝倒也覺得未嚐不可,畢竟豆豆還小,趙清的婆母又看不見,家裏是缺個頂梁柱。

    一家人連著忙活了五天,才把地裏的稻子都收割回來,接下來便是脫粒了,將稻子平鋪在院子裏的地上,幾個大人加一個李桐,四個人兩兩組合,用連枷持續摔打,直至將稻粒從稻杆上分離開來。

    不過十日,韓家村的水稻已經全部收割完成,接著村長就開始挨家挨戶統計收成然後把約定的兩成分出來。

    今年收獲頗豐,又沒有朝廷來分羹,隻是兩成大家倒也還算能接受,畢竟這些日子他們和山上那群人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醜時之前每一戶都把那兩成糧食用布袋子打包好堆在了村口的樹下,連同村長統計的數據一起,醜時一到對方會派人來清點糧食並運走。

    大夥提心吊膽了一夜,生怕對方說數量不對要他們補上,這倒還好,最怕對方一個不快又亮出刀劍傷人,所以大家基本都是足量交的糧。

    好在第二天一早,村口的糧食被運走了,村長也說事情了了,大夥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裏。

    等所有稻穀曬幹以後李姝並沒有將穀粒脫殼,而是放回了地窖,不脫殼的穀粒更容易保存,況且她囤了那麽些糧食,一時半會兒還不缺。

    韓家村收完稻穀不足半月,附近好幾個鎮子就傳出被火燒了稻田的事,好在補救及時,雖有一些損失,但也不算顆粒無收,這件事引起了官府的注意,但是查了幾天也沒個結果,最後隻說是日頭太曬把稻田附近的枯葉給點著了。

    李姝心想那群人還真是有本事,竟然連官府的人都能擺平,隻是出了這遭事,各地都在忙著搶收糧食呢,今年這糧價看來是穩了。

    隻有一點李姝不是很清楚,這手筆究竟是不是出自花姐一行人之手,若真如此,要麽是花姐神機妙算聰穎過人,要麽是她背後有人,總之不管是哪一種,她都得罪不起,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

    秋收一過接著便是中秋,酒肆附近那棵桂花樹開花了,每次李姝過去,總能輕易挑動她的嗅覺,她是真的喜歡桂花的味道,總給她一種安心的感覺。

    某天她經過桂花樹下,那細細密密的小白花落在她頭上時,突然腦海裏有了個新想法,酒坊也有段時間沒出新品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