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奉常的王允可謂是意氣風發,每天上朝來的最早。

    隻要有人做的不符合禮儀,哪怕隻是一點小問題,王允都要彈劾他們。

    短短幾天時間弄的朝臣們痛不欲生。

    紛紛找到了孔融。

    無論是在道義還是學術上,能治的了王允的也就剩下孔融了。

    但是孔融不管事,閉門謝客。

    又有人找到了楊彪,楊彪同樣閉門謝客。

    這些人又找到了馬日磾……

    “最近朝堂局勢有些動蕩,是怎麽回事?”

    劉協也看出最近大臣們上朝的時候,一個個顯得萎靡不振,連遞交奏折的人都少了很多。

    但是大家的服裝顯得更加整潔,言語之間變得溫文爾雅。

    就像是突然被什麽東西給洗腦了一樣。

    “回稟陛下,這一切都與王奉常有關,他要求文武百官皆遵守禮製,但凡有微末不足便要加以訓斥,三公對此恍若未聞,其他人敢怒不敢言。

    所以才會變成如今這番模樣。”

    曹少欽也是忍了王允好幾天了 。

    這幾天東廠被彈劾的次數,比之前所有的加起來都多。

    要不是皇帝最近留宿在貂蟬寢宮,王允又是貂蟬的義父。

    曹少欽就算是翻個底朝天也要給王允弄出點罪名。

    不然真當東廠是吃幹飯的。

    “看來王允最近搞出不少大事情,天下未定,戰亂四起,還敢鬧的朝堂怨聲載道。

    看來得給他找點事情做了,下旨讓王允去編寫一部《大漢禮典》以教化天下萬民。”

    劉協眉頭一挑,王允確實是一個人才,對於大漢也很忠誠,直接革職自然是有些浪費。

    必須給他找點事情做,將他的視線從黨爭之中挪出去,去做一點正事。

    “諾!”

    曹少欽一臉欣喜的接下聖旨。

    禮典可不是那麽好編寫的,其中繁文縟節無數,幾乎百裏不同俗,想要一個統一的禮法,讓王允忙乎一輩子都做不出來。

    看來這次陛下是真生氣了,王老頭算是栽了。

    另一邊,不堪其擾的蔡邕也在想辦法要如何才能讓王允不再盯著自己。

    隻因蔡邕在董卓死後,去參加過董卓的葬禮。

    所以王允一直都在針對他。

    雖然劉協並不在乎,甚至還想要重用蔡邕。

    但其他人並不這麽想,一個敢為國賊哭喪的人,必將是另外一個國賊。

    所以蔡邕雖為大儒,但在朝堂上混的並不好。

    要不是有盧植從一旁幫襯著,蔡邕怕是早就在朝堂上無立錐之地。

    “王允小兒欺人太甚,長此以往朝堂必將大亂,可惜琰兒已經許配給河東衛氏。

    不然怎能看著那王子師,靠著送女平步青雲,霍亂朝綱。”

    蔡邕但凡手中還有女兒,肯定考慮送於劉協。

    當然不是出於讓自己能夠升官的想法,而是能有人製衡貂蟬。

    畢竟皇帝年紀還小,可不能被那妖精給迷住了,將好不容易才有一點起色的大漢江山,重新埋葬。

    “家主,雖然沒有國色天香的美妾,也未有堆積如山的財寶,但家中可有萬卷藏書。

    陛下雄才大略,必然不會沉迷於女色。

    知識才是陛下需要的東西。【皮一下,劉協:不,我要美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