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reference_book_ids":[7267108880671312937,6942129734176214029]}],"1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1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諸神之死》reference_book_ids":[7147891343715470348]}],"1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0,"start_container_index":1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4},"quote_content":"《諸神之死》reference_book_ids":[7147891343715470348]}],"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88,"start_container_index":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1},"quote_content":"《諸神的複活:列奧納多·達·芬奇》reference_book_ids":[6978781834784132133]}]},"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俄國文學的“白銀時代”,名家輩出,各種思潮流派爭奇鬥豔。德米特裏·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1865—1941)就是這個時期俄國文學的傑出代表之一,他作為俄國象征主義的開創者和重要代表人物,既是著名的理論家,同時在詩歌和小說創作中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然而,由於特殊的曆史原因,梅列日科夫斯基跟“白銀時代”的其他作家一樣,盡管在西方享有盛譽,而在其祖國卻被當成“頹廢派”長期受到冷遇。近年來,梅列日科夫斯基終於從塵封的曆史中被“發掘”出來,他的小說重新放射出藝術的光彩。

    一

    梅列日科夫斯基生在一個官吏家庭,1884 年入聖彼得堡大學曆史語文係學習。他的第一首詩發表於1881 年,早期詩作收在《詩抄》(1888)中,流露出悲觀主義情調。

    他在大學時代曾受到孔德、斯賓塞等人影響,但九十年代初則否定了實證主義哲學,在世界觀上開始傾向於宗教。1889 年,梅列日科夫斯基與女詩人季. 吉皮烏斯結婚,二人在文學創作和宗教探索方麵誌同道合,共同生活和合作了五十餘年。1901 年,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婦在彼得堡創建“宗教哲學俱樂部”,企圖把東正教與天主教融合起來,把東方的“神人”與西方的“人神”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新基督教”。這實際上是一種基督教人道主義哲學,與俄國官辦教會的利益背道而馳,因此“宗教哲學俱樂部”於1903 年4 月5 日被聖主教公會查禁。

    但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婦後來一生都沒有放棄宗教哲學探索,並且把它與文學創作緊密結合在一起。

    俄國文學中的象征主義是在俄國哲學中的“宗教複興”直接影響下產生的。十九世紀末,由於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矛盾的加深和官辦教會的腐化墮落,思想界出現一個以符. 索洛維約夫等人為代表的宗教神秘主義哲學學派,企圖進行“宗教複興”,倡導基督人道主義。梅列日科夫斯基受到符. 索洛維約夫的思想影響,認為在不可避免的死亡麵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人生的唯一價值在於“對奇異的永恒追求”。他在1892 年出版詩集《象征集》,這是俄國象征主義在創作實踐中的第一次嚐試。後來,他又陸續發表詩集十餘部,如《太陽之歌》(1894)等。1892 年,梅列日科夫斯基發表著名的理論著作《論當代俄國文學衰落的原因和新思潮》,提出“新藝術的三要素:神秘主義的內容、象征和藝術印象的擴展”,成了俄國文學中象征主義流派的綱領。

    後來,他又出版論文集《永恒的旅伴》(1896)和大型研究論著《列·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1901—1902),進一步闡述了象征主義的理論體係。俄國象征主義雖然帶有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色彩,但反映了時代的精神危機,是對資產階級平庸的日常生活及其腐朽沒落的道德原則的否定,體現了曆史大變革的某些預感。

    如果說法國象征主義者主要在詩歌領域耕耘,那麽俄國象征主義除了詩歌之外,在小說方麵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梅列日科夫斯基在俄國象征派中率先涉足小說,尤其是在長篇小說的創作中更是獨樹一幟,既發展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傳統,同時也體現了象征主義的基本原則。1893年,他著手寫作《基督與反基督》,這是一套三部曲,包括《諸神之死:叛教者尤裏安》(1896)、《諸神的複活:列奧納多·達·芬奇》(1901)和《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1905)三部長篇小說,前後曆時十二年才完成,發表後給他帶來了廣泛的聲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