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世紀的風景畫及其起源

    風景畫的發展,是英國藝術史上最有意義的獨立自發運動。從威爾斯畫家威爾遜起,經過幹斯巴羅、克羅姆,十九世紀初葉專寫風土地形的(topographical)水彩畫家,直到一八五一忒納去世的時候而登峰造極,停止發展。這並非說風景畫因忒納之死而在英國絕跡,但此後的風景畫不複是純粹英國的畫風。康斯塔布爾與忒納流風所播,促成了印象派。而印象派是與法國藝術史息息相關的,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的英國風景畫家,大半受法國熏陶。他們之於英國風景畫的主潮,乃是間接的而非直接的傳人。

    首創英國純正風景畫的威爾遜,生於一七一四,後於荷加斯十七年,先於雷諾茲九年。當時隻有肖像受人重視,他最初亦從肖象入門,但意趣並不在這方麵。他在本國既找不到風景畫的師承,便求之於意大利。當然他也可能取法於荷蘭,像後來的幹斯巴羅一樣。並且在威爾遜的作品中,的確可以見到兩種影響的競爭,而意大利影響始終居於領導地位。但大體上他還是學法國格勞特的為多,學荷蘭的誇普與荷培瑪的為少。

    英國的沒有風景畫傳統,使威爾遜彷徨躊躇,但他既然是一個真正的風景畫家,自能於研究格勞特或荷培瑪之外,致力於研究自然,而且他愛自然甚於愛古人。威爾遜所缺少的,並不是對題材的了解,而是表現題材的方式。他有相當的氣魄,所以不能接受他人的成法而犧牲自己的意境,同時又限於才具,不能獨創門戶,自尋蹊徑。有時他的風景純粹是古典作風,近景繁縟而對稱,遠處稀朗而輕盈;有時他完全不顧刻意經營的構圖,純以清新大膽的目光矚視世界。但不論何種作風,他的重要是在於藝術史上,而不在他藝術本身的價值。以素描而論,他始終不能達到格勞特的境界,以觀察而論,又遠不及以後的康斯塔布爾。他的成就是在一個大家輕視自然,認為鄙陋不登大雅的時代,奠定了風景畫在英國的地位。他畫的紆回曲折的泰唔士河,或威爾斯的巉岩峭壁,對一般人輕視這等景色的心理而言,乃是一種抗議。十八世紀的憎厭“鄙陋”,到十九世紀一變而為崇拜“返樸歸真”,上一世紀不喜歡懸崖巉岩,這一世紀不喜歡工廠一類的景色。而首先提倡愛好自然的便是威爾遜。他不是一個浪漫派,但渥茲渥斯派的浪漫主義,在十九世紀中葉成為詩歌與繪畫的主潮的,確是他播下的種子。

    幹斯巴羅的風景畫,更接近這種與自然親接的浪漫主義。在他心目中,樹木、崗巒、房屋、人物,不僅僅是構圖的材料,而是在統一和諧的大局麵中偶爾運用的成分。突如其來的光線,變化無定的氣候,永無休止的運動,在幹斯巴羅的作品中比較形式的安排更重要,假如他完全聽從自己的興趣,不迎合當時肖像畫的風氣,很可能成為英國一個最大的風景畫家。但他純正的風景畫都是早年作品。以後他雖偶爾以此為消遣,多數隻以素描為限,筆致敏捷雅淨,雖與實景愈離愈遠,但技術純熟精到。土地的起伏,岩石的重疊,林木的生動,光暗的幻變,莫不於這些粉本中粗具規模。他早期受恬淡淳樸的荷蘭影響,到晚年即是豪放不羈的盧本斯作風。威爾遜可稱為小型的格勞特,幹斯巴羅後期的風景,可稱為小型的盧本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