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reference_book_ids":[7205144133483105315]}]},"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一三 哲學家的三窟

    在佛朗克府受辱以後,服爾德知道在德國決不比法國更自由。回到巴黎是不可能的;法王不願看見他,這是君王的失著。有人說服爾德的逃亡是王室與文人分裂的標識,這句話是不錯的。路易十四對於文人的優遇,無異軟禁他們;路易十五輕視他們,便無異解除了他們的束縛。可是文人能夠造成輿論,而輿論是任何政府即是專製政府也如此——不能忽視的。服爾德的逃亡確是法國王政衰敗之征。

    他道經高瑪在賽諾納(Senones)寺院中勾留了數星期,寺中本多派教士的藏書室幫助他繼續寫他的《風俗論》。這位反對教會的老人,很恬適的住在教會裏,叫本多派教士替他搜集各種“雜湊的材料”。他說到敵人那邊去取得攻擊他們的武器是最好的計策。以後他到柏龍皮哀(Plombieres)去療養了若幹時候,重行與他的朋友阿揚太,侄女特尼夫人,風丹納夫人相聚。他經過裏昂,受到熱烈的款待。終於到了瑞士。他想在此共和國土內,他總可不受王家警察的麻煩了;而且他很天真的相信,既然那些宗教改革家是被虐害過來的人,決不致再去虐害別人。一七五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他到日內瓦。他剛好六十歲。

    他先住在德龍薌醫生家裏,繼而在柏朗揚宮堡借住了幾星期,一麵尋找房子。他先在洛桑半山間租了一所臨湖的住宅,但那是夏季避暑的莊子,特尼夫人在裏麵幾乎凍死。於是他們在日內瓦城裏找到一座大房子叫做聖·約翰莊,服爾德因為不願頂用聖者的名字,把它改稱快樂莊。這是反麵的迷信。一個舊教徒在日內瓦是不準置產的,故服爾德借錢給德龍薌醫生叫他買下。一方麵給服爾德一張終生租住契約作為借款的利息。他早就把財產的一部儲作終生年金,且因他身體痩弱形容憔悴之故收有很高的息金。

    他寫信時隨即改用“瑞士人服爾德”的署名,他描寫從家裏望出去的風景,又因生性好動之故馬上興工建築,裝飾內部,布置花園,忙個不了。“我和特尼夫人忙於建築客舍和雞棚。我們定造四輪車與獨輪車,種植橘樹,鶯粟,玫瑰與蘿卜。我們什麽都缺少。得把整個的迦太城建設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