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reference_book_ids":[7024494750237477895]}]},"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一〇 得寵與失寵

    服爾德在法國宮廷中一直被認為難於容忍的危險人物,到五十歲上突然得寵起來,變了近臣。這種幸運的轉變有許多原因:他在對德交涉中成了要人,他路易中學時代的同學,哲學家阿揚鬆做了大臣(他因為誠實而被朝臣笑為“蠢貨”);他的知友篷巴杜夫人為路易十五所幸,加上服爾德自己的熱衷。他如所有的男子一樣,已經到了一個張皇著急的時期,眼見衰老將臨,隻怕自己的聲威有減削之虞。他們期望固守已得的成績,從此掙些光榮來支撐場麵。

    服爾德的《曼洛帕》在劇壇上獲得非常的成功。全體的觀眾站著喝采,對年青的維拉夫人喊道:“維拉夫人,擁抱服爾德!”這種民間的光榮於他還嫌不夠,他要頭銜,他竟到手了。他被任為普通侍從兼王家史官。他可以直入大內的秘庫檢閱檔案,準備描寫路易十五的戰績。他対於這史官的職務很有興味。

    從前在大主教弗祿利逝死時,他就想進學士院。“狂熱的信徒們”阻撓他不得成功。他設法平息他們的怒氣,寫信給拉都神甫(PeredelaTour)“聲明他尊重宗教,始終擁護耶穌會派。”龔陶賽曾言雖然他在這封信裏措辭很巧妙,實在還是放棄進學士院的念頭,不寫這封信的好。”末了,終於由篷巴杜夫人的力量,他獲得寫一篇慶祝王妹大婚的雜劇的差使,作為進學士脘的代價。

    我的《亨利四世》,我的《查伊》,

    還有我的《阿爾齊》,

    都從未博得君王的青睞。

    我仇敵眾多榮譽很少。

    終於一篇無聊的雜劇,

    替我贏得了光榮與財富。

    狂熱的信徒們還指摘他的《摩罕默德》。他便把劇本寄給教皇本多十四(BenoitXIV),那是一個開明的有理性的人物,複信說《摩罕默德》是一部“很美的悲劇”,他讀後“非常欣喜”。這樣之後,學士院無話可說,隻得任命他為會員了。

    然而高官厚祿並不予服爾德以幸福。君王的寵信是活動易變的,他的憎厭之心卻是不容易變的。路易十五從未歡喜服爾德。他是一個頗有思想的人,自然懼怕別人的思想,在許多官臣冒冒失失地敬重一般哲學家的時候,他已覺得哲學家是他的王位的大敵。服爾德在《光榮的廟堂》(TempledelaGloire)—劇中故意把路易十五比擬德拉揚;正當那出戲在凡爾賽宮上演的辰光,服爾德與禦座的包廂離得很近,在將要終了時他走近去向壬上說:“德拉揚快樂麽?”路易十五轉身直望著他一言不發。這等親昵的舉動使他大為不快。

    事情還有更嚴重的呢。有一天服爾德和夏德萊夫人在一處賭博,夏德萊夫人輸了很多,服爾德用英語輕輕地和她說,和她賭博的都是些壞蛋,她應當趕快走開。於是兩個老相好熱烈爭吵起來,說了許多使在場的人難堪的話;因為他們如多數的法國人一樣,以為用外國語談話是無人懂得的。但不久他們從大家的騷動與談吐之間知道有人在留心諦聽他們。他們立刻著了慌,服爾德想起巴斯蒂獄。夏德萊夫人想象與她的“偶像”隔離後的苦況。到了夜裏他們套著車子一直逃到巴黎郊外的蘇(Sceaiuc)城曼納公爵夫人家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