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請教一個耶穌會士

美麗而傷心的聖·伊佛一見她慈悲的懺悔師,立即告訴他,一個有權有勢的好色之徒向她提議,可以把她名正言順的未婚夫釋放出獄,但要一個很高的代價;她痛恨這種不貞的行為;倘若隻牽涉她自己的性命,她是寧死不屈的。萬事靈神甫對她說:“啊!這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嗎?你應當告訴我這惡棍的名字,準是個揚山尼派;我要向拉·希士神甫檢舉,送他到那個應當和你結婚的男人住的地方去。”可憐的姑娘躊躇不決,為難了半日,終於說出聖·波安越的名字。

耶穌會士嚷道聖·波安越大人!啊!孩子,那事情可不同了;他是我們從來未有的,最了不起的大臣的表弟,是個正人君子,護法大家,地道的基督徒;他不會有這種念頭的,想必你聽錯了。”——“啊!神甫,我聽得太明白了;不論我怎麽辦,反正是完了;苦難和恥辱,我必須挑一樣;不是我的愛人活埋一輩子,便是我不配再活在世界上。我不能斷送他,又不能救他。”

萬事靈神甫用下麵一番好話安慰她:

“孩子,第一,我的愛人這句話是說不得的:那頗有輕薄意味,可能得罪上帝;你應當說你的丈夫:雖然他還不是你的丈夫,你不妨把他這樣看待,這完全是合乎體統的。

“第二,雖則在思想方麵,希望方麵,他是你的配偶,事實上並不是:因此你不會犯奸淫之罪;奸淫才是極大的罪孽,應當盡可能的避免。

“第三,倘若用意純潔,行動就不成其為罪惡;而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比救你丈夫更純潔的了。

“第四,聖潔的古代有個現成的例子,做你行事的榜樣再好沒有。聖·奧古斯丁講到紀元三四〇年的時候,在羅馬總督塞普蒂繆斯·阿桑第奴斯治下,有個可憐的人欠了債,還不出,判了死刑,那當然天公地道,雖則有句古話說:碰到窮光蛋,王上也沒辦法。欠的數目是一塊金洋;罪犯有個妻子,蒙上帝恩惠,既有姿色,又有賢德。一個有錢的老人答應送一塊金洋給那位太太,甚至還可以多送些,條件是要她犯那個不貞之罪。她覺得要救丈夫性命,那就不能算作壞事。聖·奧古斯丁對於她慷慨而隱忍的行為非常讚許。固然那有錢的老人騙了她,丈夫或許仍不免於一死;可是她總是盡力救過他了。

“孩子,你可以相信我,要不是聖·奧古斯丁理由充足,一個耶穌會士決不肯引證他的。我不替你出一點兒主意;你是聰明人;我料定你能幫助丈夫。聖·波安越大人是個誠實君子,決不會欺騙你;我能告訴你的隻有這一點;我要替你祈禱,希望事情的發展能増加主的榮耀。”

美人聖·伊佛聽了耶穌會士這篇議論,和聽了秘書大人的提議同樣驚駭,慌慌張張的回到女朋友家。要不讓心疼的愛人幽禁下去,就得含羞蒙垢,把她最寶貴的,隻應該屬於那苦命情人的東西犧牲:在這個可怕的局麵之下,她甚至想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