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關於音樂

    沒有一條規律不可為獲致“更美”的效果起計而破壞。

    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

    (一八一〇年致裴蒂娜)

    最美的事,莫過於接近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散播於人間。

    為何我寫作?——我心中所蘊蓄的必得流露出來,所以我才寫作。

    你相信嗎:當神明和我說話時,我是想著一架神聖的提琴,而寫下它所告訴我的一切?

    (致旭班齊赫)

    照我作曲的習慣,即在製作器樂的時候,我眼前也擺好著全部的輪廓。

    (致脫拉哀幾葛)

    不用鋼琴而作曲是必須的……慢慢地可以養成一種機能,把我們所願望的、所感覺的、清清楚楚映現出來,這對於高貴的靈魂是必不可少的。

    (致奧太子洛道夫)

    描寫是屬於繪畫的。在這一方麵,詩歌和音樂比較之下,也可說是幸運的了;它的領域不象我的那樣受限製;但另一方麵,我的領土在旁的境界內擴張得更遠;人家不能輕易達到我的王國。

    (致威廉·葛哈特)

    自由與進步是藝術的目標,如在整個人生中一樣。即使我們現代人不及我們祖先堅定,至少有許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煉而大為擴張。

    (致奧太子洛道夫)

    我的作品一經完成,就沒有再加修改的習慣。因為我深信部分的變換足以改易作品的性格。

    (致湯姆遜)

    除了“榮耀歸主”和類乎此的部分以外,純粹的宗教音樂隻能用聲樂來表現。所以我最愛巴雷斯德利那;但沒有他的精神和他的宗教觀念而去模仿他,是荒謬的。

    (致大風琴手弗洛哀鄧堡)

    當你的學生在琴上指法適當,節拍準確,彈奏音符也相當合拍時,你隻須留心風格,勿在小錯失上去阻斷他,而隻等一曲終了時告訴他。——這個方法可以養成“音樂家”,而這是音樂藝術底第一個目的。……至於表現技巧的篇章,可使他輪流運用全部手指……當然,手指用得較少時可以獲得人家所謂“圓轉如珠”的效果;但有時我們更愛別的寶物。

    (致鋼琴家邱尼)

    在古代大師裏,唯有德國人亨特爾和賽白斯打·罷哈真有天才。

    (一八一九致洛道夫)

    我整個的心為著賽白斯打·罷哈底偉大而崇高的藝術跳動,他是和聲之王。

    我素來是最崇拜莫紮爾德的人,直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刻,我還是崇拜他的。

    (一八二六年致神甫斯太特勒)

    我敬重您的作品,甚於一切旁的戲劇作品。每次我聽到您的一件新作時,我總是非常高興,比對我自己的更感興趣:總之,我敬重您,愛您……您將永遠是我在當代的人中最敬重的一個。如果您肯給我幾行,您將給我極大的快樂和安慰。藝術結合人類,尤其是真正的藝術家們;也許您肯把我歸入這個行列之內。

    (一八二三年致卻呂皮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