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弁言

歐洲人所謂的cousin(法文多一cousine指女性),包括:

一、堂兄弟姊妹,及其子女;

二、姑表、姨表、舅表的兄弟姊妹,及其子女;

三、妻黨的堂兄弟姊妹,及其子女;妻黨的表兄弟姊妹,及其子女;

四、夫黨的堂兄弟姊妹,及其子女;夫黨的表兄弟姊姝,及其子女。

總之,凡是與自己的父母同輩而非親兄弟姊抹的親屬,一律稱為cousin,其最廣泛的範圍,包括吾國所謂“一表三千裏”的遠親。換言之,我們認為輩分不同的親屬,例如堂伯堂叔,表伯表叔,表姑丈表姑母等等,在歐洲都以cousin相稱;因為這些親屬雖與父母同輩,但已是父母的cousin與cousine,故下一輩的人亦跟著稱為cousin與cousine。

本書的主角貝德,是於洛太太的堂妹,在於洛先生應該是堂的小姨(另一方麵是堂姊夫),對於洛的子女應該是堂的姨母。但於洛夫婦稱貝德為cousine,貝德亦稱於洛夫婦為cousin與cousine;於洛的兒女稱貝德亦是cousine,貝德稱他們亦是cousin與cousine。甚至於洛家旁的親戚都跟了於洛一家稱貝德為CousineBette。而本書的書名也就是CousineBette。

我們的習慣,隻有平輩之間跟了小輩而叫長一輩(所謂三姑姑六婆婆就是這麽叫起來的),決沒有小輩把長輩叫低一輩的。西方習慣,稱為cousin與cousine固並無長幼的暗示,但中文內除了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之外,就沒有一個稱呼,其範圍之廣泛能相當於cousin與cousine的。要找一個名詞,使書中的人物都能用來稱呼貝德,同時又能用作書名,既不違背書中的情節,又不致使中國讀者觀感不明的,譯者認為唯有見姨兩字,而不能采取一般的譯法譯作“從妹貝德”(從妹係古稱,習俗上口頭上從來不用)。對小姨子稱為姨,對姨母稱為姨,連自己的堂姊姊也順了丈夫孩子而稱為姨,一般人也跟著稱姨,正是順理順章,跟原書CousineBette的用法完全相同。